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45)
按栏目分组
闽都民俗 (63)
闽都宗教信仰 (49)
畲族文化 (31)
闽都文艺 (2)
按年份分组
2015(145)
按来源分组
其他(145)
相关搜索词
留住耕读文化 留下乡愁印记
作者: 张书岩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邮政代办所  平讲戏  屏南  耕读文化  古村落  村歌  物质文化遗产  生态旅游  书岩  张新 
描述:我叫张书岩,我的故乡是屏南县漈头,已有1138年历史,拥有四张国家级名片:"中国历史文化名"、"中国传统古村落"、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平讲戏、被评为"中国十佳歌"的《锦绣漈头》。如今,这个又增加了一张新的名片——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
蕉城区八都镇:廉政文化扮靓畲乡农寨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畲乡  教育片  宣传专栏  畲歌  农家书屋  八都镇  文化宣传  蕉城区  图书角 
描述:近年来,宁德市蕉城区八都镇根据辖区内畲族群众聚集多的特点,深人幵展"廉政文化进畲寨"活动。积极挖掘畲族历史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文化资源,组织各畲族畲歌爱好者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廉洁主题歌曲,在群众中传唱,为弘扬廉政文化注人了民族特色。同时,各村还将廉洁治写入村规
厦门芋食
作者: 蓝水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林则徐  易于消化  冬瓜糖  厦门  芋头  胡椒粉  槟榔芋  冷冻食品  中华老字号  香菇 
描述:芋头,天星南科植物芋的块茎,质地细软,滑软酥糯,易于消化,既可做菜,又可代饭,可炒,煮,蒸,烧,炸,可甜可咸,荤素皆宜。南北烹法,花样繁多,堪称大观。 厦门,地处闽南,山间田头,多有产芋,尤其所属同安的埔尾(又名褒美)所产槟榔芋,以质松味香闻名。传
湘西秘境哭嫁歌
作者: 解黎晴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哭嫁歌  新娘  吊脚楼  湘西  山村 
描述:时,已是新娘在家的最后一夜。据说新娘已哭了六天,明日天亮就要坐轿远嫁了。夜幕笼罩山谷。山腰上,山村乐师在使劲地吹打,特别是一把把唢呐吹奏出一声声抒情的嘹亮,如猛峒河里的山溪水哗哗地奔泻。
新四军烈士遗属王兰英跨世纪的凄美故事:一百年,从苦到甜
作者: 毛彩云 许峰 阎康明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王兰英  凄美  遗属  民国时期  农户家庭  新四军  故事  烈士 
描述:1912年,清王朝覆亡,中国进人民国时期。第二年,王兰英出生在扬州市江都区樊川镇友爱的一个普通农户家庭,这是一个苏北水乡的小村,民风淳朴,生活平静。
三一教:鲜活的民间宗教——福建莆田地区(以象山村为样本)三一教状况田野调研
作者: 何善蒙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福建  社会文化  民间宗教  三一教  宗教仪式 
描述:三一教:鲜活的民间宗教——福建莆田地区(以象山村为样本)三一教状况田野调研
福安市穆阳水蜜桃质优价高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福建省  汽车  主导产业  种植面积  避雨栽培  火暴  福安市  水蜜桃  通讯员  闽东 
描述: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陈世平)穆阳水蜜桃是福建省福安市的传统地方特产,被誉为"闽东珍果",在盛产地穆云乡虎头穆阳水蜜桃已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种植面积达110hm2。近期,福安市穆阳水蜜桃销售火暴,到虎头购买水蜜桃的汽车从村口一直停到村中,收购
从“红色茗洋”到“特色茗洋”
作者: 白荣敏 张海洲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黄栀子  理事会议  福鼎市  经济发展  村主任  扶贫协会  务工收入 
描述:“仅槟榔芋和黄栀子就为我增收300万元,这还不包括茶叶、水果、薏米和务工收入。今年我经济发展还会更上一层楼!”近日,贯岭镇茗洋村村主任翁长弟在福鼎市扶贫协会第四届第三次理事会议上作典型发言时自豪地说道。
郑和出洋巨舰是在哪里造的
作者: 王道亨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福建宁德  建文帝  郑和下西洋  史学家  水密隔舱  造船  三都澳  周边地区  宁德市  新史料 
描述:一些史学家对郑和在福建宁德三都澳周边地区的活动早已作过预言,而我们在研究建文帝踪迹过程中,连带挖掘出了关于郑和在宁德活动过的新史料,当地发现了郑和当年造船时使用过的先进技术"福船五会"与"水密隔舱技术"。我们还在蕉城金涵乡濂坑与漳湾镇郑岐
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庆元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村落  丰富  中国生态环境  木拱廊桥  李纲  历史上  文天祥  进士出身  南宋  历史文化积淀 
描述:三朝文化——菇乡进士大济是一座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的村落,大济这个历史上不足三百人的小村,自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至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的二百三十年间,陆续出现了二十六位进士及非进士出身涉足仕途者一百余人,故有“进士”的美誉。
上页 1 2 3 ... 6 7 8 ... 13 14 15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