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人物(169)
按栏目分组
闽东名人及方言 (169)
按年份分组
2015(169)
按来源分组
其他(169)
相关搜索词
王瑞卿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1937.3~)辽宁义县人。中共党员。1965年毕业于哈尔滨医大公共卫生系。曾任吉林省卫生防疫站副站长,吉林省卫生防病中心副主任、主任。现任吉林省计生委副主任、巡视员。副主任医师。吉林省政协委员,中国计生协会理事,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理事,《中国公共卫生》编委,《中国校医》编委,吉林省计生协会副会长,
全文:(1937.3~)辽宁义县人。中共党员。1965年毕业于哈尔滨医大公共卫生系。曾任吉林省卫生防疫站副站长,吉林省卫生防病中心副主任、主任。现任吉林省计生委副主任、巡视员。副主任医师。吉林省政协委员,中国计生协会理事,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理事,《中国公共卫生》编委,《中国校医》编委,吉林省计生协会副会长,吉林省计生科技研究会会长,吉林省优生优育协会副会长,吉林大学人口所客座教授。从事食品与营养卫生、妇幼营养卫生研究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等工作。1986年主持“食用煎炸油卫生标准研究”被评为国内先进水平或国内首创,获省科委四等奖,被卫生部列为国家食品卫生标准。1988年主持“便携式煎炸油检测研究”被评为国内外首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95年参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计生三结合研究”(主持人之一)获省科委一等奖、国家计生委二等奖;“家政和知识教育是三结合之路有效载体”获省科委二等奖。著有《食品生产经营卫生》、《现代家庭饮食全书》、《计划生育技术人员培训教材》、《中华食品工业大辞典》(撰写人之一)。发表论文30余篇,主要有《煎炸油中聚合物实验研究》、《弯曲菌在猪胴体表面带染情况调查研究》、《引进家政教育内容协会工作充满活力》、《浅谈超层次监督》等。
陈彭年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961——1017)字永 年,抚州南城(今属江西)人。幼年 好学,十三岁著《皇纲论》万馀言,为 江南名士推重,师事徐铉为文。雍 熙二年进士及第,调江陵府司理参 军,换江陵主簿,历澧、怀二州推官, 徙泽州。改卫尉寺丞,迁秘书郎,为 大理寺详断官,出监湖州盐税。真 宗即位,复为秘书郎,通判苏、寿二 州
全文:, 徙泽州。改卫尉寺丞,迁秘书郎,为 大理寺详断官,出监湖州盐税。真 宗即位,复为秘书郎,通判苏、寿二 州。咸三年,上疏言事,召试学士 院,迁秘书丞,出知金州。景德初, 代还,命直史馆兼崇文院检讨,修起
刘国光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1923— ),江苏省南京市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国光赴四川求学,中学时代就开始接触马列主义书籍。1941年他考入西南联大,攻读经济学,参加过学生民主运动。1946年大学毕业后,刘国光到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系任教。1948年到南京社会研究所
全文:(1923— ),江苏省南京市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国光赴四川求学,中学时代就开始接触马列主义书籍。1941年他考入西南联大,攻读经济学,参加过学生民主运动。1946年大学毕业后,刘国光到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系任教。1948年到南京社会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开始他的科研工作生涯。 1951年,刘国光去苏联留学,在莫斯科国立经济学院当研究生,1955年他写的学位论文《国民经济计划中的物资平衡》被通过并获得副博士学位。刘国光回国后继续从事经济研究工作,先后担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并曾兼任过国家统计局副局长。 刘国光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他在社会主义再生产、国民经济计划平衡和经济体制问题等领域,撰写了大量专著、译著、论文、调查报告、内部研究报告,计100多种、数百万字。 他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50年代,他在调查研究我国计划平衡经验的基础上写出的调查报告,以及60年代初参加国家计委组织撰写的《十年计划工作总结》,其中由他主笔写的有关积累消费、综合平衡问题,对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计划平衡工作中的失误所作的深刻分析和正确判断,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粉碎“四人帮”以后,他较早在考察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经济体制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978年,他提出了综合平衡与经济体制的相互关系问题;接着又提出了“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的主张,就是利用与价值范畴有关的经济杠杆来调节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他还提出了将经济办法与行政办法正确结合,避免管理方法的“单打一”。1979年春,他与人合写的专题论文《论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在国内外经济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 刘国光认为,生产目的反映了社会生产关系最本质的东西,而离开了生产目的,劳动的社会性质也就无从分析清楚。从生产目的出发来研究这个问题是符合马克思的方法的,马克思正是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出发来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的。马克思考察资本主义生产劳动概念时,注意的不是劳动和劳动产品的物质特性方面,而是劳动借以实现的社会形式特别是其交换价值方面;重在看它所提供的交换价值是否超过资本家偿付的可变资本价值从而为他带来一个“剩余价值”。这种研究方法应该为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劳动时所遵循。 每个社会主义企业和每个劳动者,不管从事的是物质生产还是服务性劳动,只要能为社会提供纯收入,这个企业就是生产性企业,这个劳动者就是生产性劳动者。反之,则不能叫做真正的社会主义的生产性企业或生产性劳动者。刘国光认为,这种方法对于观察和促进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重要工具。在国民经济调整中,理所当然地把那些效率低、浪费大的亏损企业当作“非生产性企业”对待,从而根据不同情况实行关、停、并、转;对于许多不提供纯收入(剩余劳动产品价值)而靠吃国家吃社会来维持其活动的非物质生产单位,今后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项任务,就是对这些单位按不同情况尽可能创造条件实行企业化,转而为国家提供纯收入。 刘国光主张根据生产劳动一般计量一国的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他认为,“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并不能消除劳动过程的一般规定”(马克思语),因此,劳动特殊与劳动一般的基本内涵应该是一致的,只是前者着眼于生产关系,后者着眼于生产力,二者范围不尽相同。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社会生产总量,表现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总规模、经济实力和经济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总的生产能力的指标,基本上是属于生产力范畴下面的统计概念。在计量一国的社会生产总量时,不仅要包括这个国家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的生产,也要包括其他经济成分的生产;不但要从时间上考虑不同年份对比的需要,也要从空间上考虑具有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国家之间对比的需要。因此,一个国家社会生产总量的计量口径应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可比性,而不受劳动的社会形式变化的影响。如果以具有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劳动概念(劳动特殊)作为计量依据,其结果必然不完整、不稳定、不能进行历史的国际的对比。因而他主张以劳动一般计量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刘国光强调了马克思关于从事非物质生产的劳动一般不属于生产性劳动的观点。 对于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关系,刘国光认为,“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起点和基础”的命题含义不清。因为,在某些意义上,它是正确的,而在另一些意义上则不能这样说。首先,如果把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当作两类社会生产理解,那么只是在历史发生意义上,命题才是对的。但是,当扩大再生产类型的社会再生产已经立足于自己的基础上时,命题就不成立了。其次,如果把简单再生产看成是一个理论的抽象,命题就是正确的。但是,在理论分析中,由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的“过渡”一旦完成,那么,扩大再生产的进一步运行,就不再以简单再生产为起点和基础了。再次,把简单再生产作为扩大再生产的“现实因素”看待,命题说得通。但是,本期再生产是以扩大的规模还是以上期原有的规模进行,完全不取决于上期的再生产是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而是取决于上期总产品各要素的构成和组合。 刘国光深入研究了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他认为,从十月革命到现在,社会主义经济可以按计划和市场这两种调节方式在经济运行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概括为五种类型的经济模式:军事共产主义的供给制,传统的集中计划经济,改良的集中计划经济,含有市场机制的计划,市场社会主义经济。他对我国原有体制的特点及改革的目标、模式、设想作了有益的探索。他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双重模式(发展模式和体制模式)的转换关系问题,使人耳目一新。他提出要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体制改革中的关键。他不仅研究了市场的调节作用及其条件,而且研究了计划调节作用的正确发挥,并坚持主张不能把计划经济等同于指令性计划,认为不能因过去在计划工作上有缺陷,就否定计划经济,也不能只强调计划的权威性而忽视其科学性。 刘国光认为,由单一的计划调节体制转变为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调节体制,是一种分权化的改革。为了要有一个买方市场,就要使社会生产略大于社会的直接需要,使商品供给大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因此要控制积累和消费所形成的购买力。这正是国家的宏观经济决策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刘国光提出把外国关于宏观经济活动与微观经济活动的提法借用于社会主义,作为划分国家经济权限与企业经济权限的界限。他认为,涉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向、速度、结构变化等重大问题,应由国家来管;只与企业以及企业周围局部有关的经济活动由企业来管。这比孙冶方提出的以资金价值量为界限来划分,扩大再生产由国家管,简单再生产由企业管的观点,又有新的发展。刘国光还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角度,联系经济效益来探索了这个问题,力图揭示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的内在联系。 刘国光还探讨了特区经济问题,他认为,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战略阶段:一是从建立特区到目前,为草创阶段或奠基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逐步创造一个初具规模的投资环境并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摸索一套初见成效的经验;二是从目前到1990年前后,为开创阶段或成型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实行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的转化,达到资金来源以外资为主,产品销售以外销为主,同时实现产业结构以贸易为主向以工业为主、工贸并举的转化;三是从1990年前后到本世纪末,为进一步提高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完成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完成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化,使高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适当比重。他还就第一战略阶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坚定树立转向思想,适当控制特区经济发展速度,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进一步解决特区体制和优惠政策问题。主要著作 《社会主义再生产问题》,三联书店1980年版 《国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理论问题》(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若干理论问题》(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经济改革与经济调整若干理论与实际问题的探索》,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苏联东欧几国的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展望出版社1984年版
林振翰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    林振翰           林振翰(1884年5月-1932年3月),盐政专家、翻译家。字永修,号蔚文,蕉城籍人。1911年翻译出版了 波兰籍 犹太人 柴门霍夫博士的著作《世界语》,是我国第一个将世界语引进国内的学者。   林振翰同时还是我国近代著名盐务专家,著有《
全文:县城北门外坑里村后的山头上,墓碑书:“四川盐运使林君蔚文墓”。前侧建有石顶石柱的“先芬亭”,亭内大碑镌陈衍先生(《福建通志》作者)撰写的墓表。亭前石柱对联为:   生而为英,已矣一杯土
宋桂芳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主任医师。男,汉族,1938年8月出生,山东茌平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山东医学院。历任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1987年晋升)、主任医师(1993年晋升)。1984年以来任外科副主任、主任。现任山东东阿县医院外科主任。系中华医学会会员,聊城医学会理事。主要业绩:从事外科疾病临床、诊断及科研38年。
全文:单位、县先进工作者。参编出版专著3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9篇,于全国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9篇,在省级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14篇,其中1项获齐鲁杯优秀论文三等奖。
林耀华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林耀华,著名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社会学家。1910年出生于福建古田,1928年读于北平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获社会学硕士学位。后入美国哈佛大学攻读人类学,1940年获人类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1941年回国后任教于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并担任系主任等职。1952年调入中央民族学院,曾任历史系主任、研究部负责
全文:林耀华,著名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社会学家。1910年出生于福建古田,1928年读于北平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获社会学硕士学位。后入美国哈佛大学攻读人类学,1940年获人类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1941年回国后任教于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并担任系主任等职。1952年调入中央民族学院,曾任历史系主任、研究部负责人、民族研究所所长以及民族学系主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11月27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1岁。
薛令之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字珍君,长溪(今福建霞浦)人。神龙二年,进士及第。累官至左补阙,兼东宫侍读,因东宫生活清淡,阶低职重,久不升迁,遂题诗以自悼,为玄宗所见,亦题诗其旁云:“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煖。”令之乃谢病还乡,计月而受“长溪岁赋”。约卒于天宝后期。肃宗登位后,以旧恩召回,而令之已卒。今存诗二首,载《全唐诗》卷二一
全文:字珍君,长溪(今福建霞浦)人。神龙二年,进士及第。累官至左补阙,兼东宫侍读,因东宫生活清淡,阶低职重,久不升迁,遂题诗以自悼,为玄宗所见,亦题诗其旁云:“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煖。”令之乃谢病还乡,计月而受“长溪岁赋”。约卒于天宝后期。肃宗登位后,以旧恩召回,而令之已卒。今存诗二首,载《全唐诗》卷二一五,《全唐诗补编·续补遗》卷四补一首,《续拾》卷一一又补一首。生平事迹见《新唐书》卷一九六《贺知章传》、王谠《唐语林》卷五、《唐诗纪事》卷二○。(吴企明)
吴振铎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吴振铎,农学家,别号英。福建福安人。福建农学院农艺系毕业。曾任福建省茶叶管理局指导员,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业调查员。去台后,任镇茶叶试验所技正兼系主任、所长,并执教台湾大学累升至教授被选为台湾茶艺
全文:吴振铎,农学家,别号英。福建福安人。福建农学院农艺系毕业。曾任福建省茶叶管理局指导员,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业调查员。去台后,任镇茶叶试验所技正兼系主任、所长,并执教台湾大学累升至教授被选为台湾茶艺
余兴东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1939年4月生,大学毕业,无线电技术专业。 1963~1985年在北京广播器材厂工艺科任组长,1985~1986年任生产技术部总工程师兼技术科长。 1982~1986年主持完成“高压静电烟尘净化机”的研制、改进及推广工作。1984年通过部级鉴定,某些性能指标接近或达到国外同类型产品,具
全文:1939年4月生,大学毕业,无线电技术专业。 1963~1985年在北京广播器材厂工艺科任组长,1985~1986年任生产技术部总工程师兼技术科长。 1982~1986年主持完成“高压静电烟尘净化机”的研制、改进及推广工作。1984年通过部级鉴定,某些性能指标接近或达到国外同类型产品,具有国内先进水平。该项目获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和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通讯地址:北京市9号信箱35分箱(100011)电话:2018844—736
丁汉波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1912— )中国生物学家,脊椎动物学及胚胎学专家。福建古田人。1936年在北平燕京大学生物系毕业,获理学士学位,1939年获理硕士学位。此后曾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生物学研究员,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讲师、副教授。1947年赴美留学,1949年获博士学位,并任博士后研究员。1951年回国后在福州大学
全文:(1912— )中国生物学家,脊椎动物学及胚胎学专家。福建古田人。1936年在北平燕京大学生物系毕业,获理学士学位,1939年获理硕士学位。此后曾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生物学研究员,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讲师、副教授。1947年赴美留学,1949年获博士学位,并任博士后研究员。1951年回国后在福州大学任教,后历任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副校长。中国动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省动物学会理事长。共发表学术论著60余篇。
上页 1 2 3 ... 10 11 12 ... 15 16 17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