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老北京的道教和道观
作者: 刘鹏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东汉末年  金代  道教  北京地区  正一道  老北京  全真道  道观 
描述:道教是在中国本土上诞生的也是我国特有的宗教。金、元时期,道教在北京地区趋于鼎盛,金中都的道教是金代道教的中心。创立的派别众多,宗旨各异,直接影响到后世道教的发展。如真大道、太一道、正一道、全真道。真大道是宋末金初创立的道教一
由《玄门十子图》看元代道教
作者: 杨烨旻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统治者  壁画  子图  成吉思汗  元代  教团组织  正一道  全真道  道教建筑  丘处机 
描述:元代道教之兴盛,不仅在教理教义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教派及教团组织上亦有合并壮大之趋势,形成南方以正一道、北方以全真道为中心的局面。而无论南方北方,不论宗派大小,道教各派均受到了统治者相当的宠遇,享有自由建造宫观、免差税等特权。仅大都一地,道教建筑就
北京的道观——圣地与世俗的结合
作者: 杨丽华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东汉末年  五斗米道  圣地  道教  世俗  正一道  道观  北京 
描述: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起源于东汉末年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创立的五斗米道。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道教逐渐分为全真道和正一道两大教派,延续至今。道教陆续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大批的道观,这些道观成为道士们传道、生活所在,也成为民众朝拜的圣地。由于道观多
明太祖朱元璋与道教
作者: 卿希泰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太祖  朝天宫  《明史》  朱元璋  张宇初  道教  道士  龙虎山  正一道  《道德经》 
描述:明代统治者仍和唐、宋以来历代统治者一样采取三教并用的政策。他们在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过程中,都曾广泛利用符派道教为他们服务。因此,在明中叶以前,除全真道相对地逐步沉寂而外,符派道教则仍处于继续兴盛的时期,特别是在明世宗的时候达到了高潮,发展到了极...
道教龙门派源流考略
作者: 王志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闵一得  全真教  朱元璋  龙门派  王常月  道教  正一道  全真道  邱处机  源流考 
描述:道教龙门派源流考略王志忠语有“龙门、临济半天下”,全真教龙门派自清初以来传播之广与徒众之多,实属罕见,在道教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大的地位和影响。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对有关史料加以科学的甄别和分析,探讨了关于龙门派的派名由来、创派人以及形成和兴盛的过...
集领袖与学者于一身的天师张宇初
作者: 丁常云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道藏》  道教文化  道教教义  张宇初  道教徒  张三丰  龙虎山  太极  正一天师  内丹修炼 
描述:张宇初是明以后最杰出的道门领袖和教内学者。他一生致力于弘道兴教,对明代道教尤其是正一道派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对张宇初的生平活动、道教思想。文化建设、道术修炼以及加强教内规戒建设等方面作了全面的论述。
五斗米道与巴蜀文化
作者: 王纯五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原始宗教信仰  《华阳国志》  五斗米道  青城山  巴蜀文化  道教  《老子想尔注》  三星堆遗址  张陵 
描述:五斗米道与巴蜀文化王纯五五斗米道(亦称"天师道"、"正一道")是东汉后期在巴蜀土生土长的宗教,经过道教创始人张陵及其孙张鲁等人的传道弘教,发展成为中国道教初创期的主干。《后汉书·刘焉传》说:"(张)鲁字公棋。初,祖父陵,顺帝时客于蜀,学道鹤鸣山中,造...
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创造学会工作的更好业绩
作者: 左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育程度  教育现代化  社会建设  业绩  人力资源强国  学会工作  创新人才培养  精神 
描述:党的十八大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的六项任务之首,明确提出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是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
魏武帝的养生观
作者: 连旭新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甘肃省  魏武帝  养生学  曹操  秦安县  《陌上桑》  《让县自明本志令》  《千金要方》  天人感应  养生观 
描述:魏武帝的养生观甘肃省秦安县郭集卫生院连旭新魏武帝曹操,是一位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英雄人物,他对占代气功──养生学十分重视,在养生学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汉魏时期,道教内炼丹法渐盛,直至上层统治阶层。曹操曾多次与内炼家甘始、左慈、皇甫隆等谈论内炼养生...
司马承祯的修道思想
作者: 汤其领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坐忘  服气  司马承祯 
描述:司马承祯在继承茅山上清派服气养神内炼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佛教禅定学说和儒家正心诚意的思想,提出了以坐忘炼神,以“五时”、“七候”炼形的修道成仙理论。这一理论既丰富发展了上清派的修炼理论,又为晚唐两宋的内丹学产生奠定了基础。
上页 1 2 3 ... 50 51 52 ... 53 54 55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