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王定国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王定国,四川营山人,1913年生,1933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随红四方面军长征。在此期间,曾任营山妇女独立营营长、川陕省苏维埃“卢森堡。经济公社社长等职。1936年10月随西路军前进剧团西渡黄河,后在一次执行慰问任务时被马步芳队伍所俘并押送到了西宁,在西宁仍坚持斗争,参加了营救张琴秋等
全文:手中。字条上写着:。中国工农红军已改编为八路军,在兰州设有办事处,地址是兰州1南滩街五十四号,朱良才同志在那里接应你们。身体不好,行动不便的同志,可先到甘州福音堂医院治病。到福音堂医院后,在后门敲三下
林振翰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    林振翰           林振翰(1884年5月-1932年3月),盐政专家、翻译家。字永修,号蔚文,蕉城籍人。1911年翻译出版了 波兰籍 犹太人 柴门霍夫博士的著作《世界语》,是我国第一个将世界语引进国内的学者。   林振翰同时还是我国近代著名盐务专家,著有《
全文:    林振翰           林振翰(1884年5月-1932年3月),盐政专家、翻译家。字永修,号蔚文,蕉城籍人。1911年翻译出版了 波兰籍 犹太人 柴门霍夫博士的著作《世界语》,是我国第一个将世界语引进国内的学者。   林振翰同时还是我国近代著名盐务专家,著有《川盐纪要》、《浙盐纪要》、《淮盐纪要》、《中国盐政纪要》以及《闽盐纪要·沿革篇》、《精盐调查录》等。             生平简介     清光绪十年(1884年)五月,生于宁德蕉城一个封建地主兼小官吏的家庭。他的父亲林廷伸,号理斋,清末 举人,曾任福建罗源县教谕。林理斋是维新派首领 康有为的好友。康曾书“天下为公”条幅以赠。后因时政日非,理斋弃官归里,谋实业救国,创碧山小学以培育人才,在漳湾沿海一带垦农田三千余亩以济农,兴办茶叶精制厂以挽回利权。他所创办的“一团春” 茉莉花茶,曾获 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银盾奖。林理斋认为:“科举功名乃无用之事,学习西洋科学,振兴实业才能救国图强”。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林理斋送其十三岁的儿子林振翰到福州 美国教会办的格致书院学外文。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振翰十八岁,应试补弟子员,就读于鳌峰、致用书院;以优异成绩被选送北京清“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深造。他的治学态度是:必求甚解,学以致用。这时,他利用课余时间,研读波兰柴门霍夫的《世界语》,并翻译成汉语,写成《汉译世界语》一书。此书在宣统三年(1911年)经 英国乌克那博士校订后正式出版。初版一发行,即销售一空,之后又再版发行,他是第一个把世界语介绍给中国人民的翻译家。后又撰《汉文世界语互译辞典》(未刊)。他期望有一天世界各国只需用一种同一的文字,以便于世界各民族科学文化之交流。此时林振翰年方而立,但已崭露头角了。    宣统三年(1911年), 武昌起义爆发后, 辛亥革命的浪潮席卷全国。林振翰放弃学部考试例得举人的机会毅然返闽任《群报》主笔,极力投身旧民主主义革命。    民国元年(1912年), 福建省临时议会成立,林振翰初选时当选为议员,他目击贿选争竟者的丑行,遂愤而离去。     民国三年(1914年),应时任四川盐务稽核所经理的同学刘谦安之荐,赴蜀任该所一等课员。任上,他看到当时洋人会办控制中国盐政,盐税收入源源流入五国银行团金库,忧愤交加,自此弹精竭虑地钻研盐政一年多后,便写就《川盐纪要》一书,开中国盐政专著之先河。     民国八年(1919年),升任川南盐务稽核分所代经理。     民国十年(1921年),擢升代四川盐政使。此后,每移官一省,即留心考察该省之盐政。     民国十一年(1922年),调任 宁波盐务稽核支所助理,躬往实地调查后写成《浙盐纪要》。     民国十五年(1926年),调往十二圩盐务稽核支所,代理扬州、松江分所经理,又撰就《淮盐纪要》。     民国十八年(1929年),他在积十多年钻研之功和经历一番思索之后,于四川自流井任内写下《以价廉物美之宗旨达福国利民之目的,为治盐唯一政策议》一文。文章鞭辟入里地指出"划地行盐,专商垄断,税则繁重,吏道太杂",乃盐政弊病之根源。同时又阐明改革盐政的根本措施,在于打破产销引界,取消专商垄断,撤除关卡,产区就场征税,一次纳税之后,听凭远销,自由竞争,以繁荣盐业生产。此"以治本为重"的改革之议在当时财政界产生颇大影响,但却触及垄断盐商、贪官污吏、封建军阀的利益,因而横遭诽谤,林振翰被迫辞职离蜀,改任南京盐务总所秘书。蜀民为之镌"福国利民"去思碑,立于自贡山麓,以志思念。   民国十九年(1930年),国民党政府以"国用匮乏"议加盐税,每百斤征五元,议将垂决。林振翰力争,以为重税则民不堪命,而且私盐会愈多,是求税收增加却得其反,儿经申辩,盐税才减为三元,民困始得少苏。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林振翰调任福建省盐务稽核所经理。他对家乡盐务倍加关心。为整顿闽盐,在职甫月余,躬往 厦门和闽江下游各盐场,归而规划兴革措施,撰就《闽盐纪要·沿革篇》。是年三月二十五日,正当他欲施展兴革抱负之际,却因用脑过度暴卒于 福州市仓前山太古坪,年仅四十九岁。他的死,引起许多社会有识人士的惊愕和哀叹。     在南京和福州分别开了追悼大会,数十百幅挽联词中,如“鹾政陨坠”、“国丧良材”等,深寄着惋惜之情。   林振翰殁后,灵柩归葬故里,墓在宁德县城北门外坑里村后的山头上,墓碑书:“四川盐运使林君蔚文墓”。前侧建有石顶石柱的“先芬亭”,亭内立大碑镌陈衍先生(《福建通志》作者)撰写的墓表。亭前石柱对联为:   生而为英,已矣一杯土!   死且不朽,卓哉千古名。 主要成就 两年磨砺 铸就《汉译世界语》   1887年波兰眼科医生柴门霍夫在华沙发表了题为《第一书》的人类共同语方案,大约在1905-1907年,从 俄国、 日本和英法几个 不同渠道传入中国(当时比较流行的译法有“万国新语”、“爱世语”、“爱斯不难读”、“伊士卑兰语”等等,称为“世界语”则是从日文再译的), 上海、 广州、 南京等地陆续有人开班授习。不少同盟会员和留学日、欧的热血青年都大力支持,帮助推广。   在校期间,林振翰有幸接触到了世界语,对这种全新的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他英语很好,很快掌握了这种语言。于是他用两年的时间,将世界语的创始人柴门霍夫的世界语《第一书》译成汉语,取名为《汉译世界语》,经英国学者乌克那博士审校后,于1911年正式出版。礼部郎中寿林栋曾为之作序,指出“学者能先熟是书”,不惟“习各国文学较易”,且可把中国文化介绍到国外。《汉译世界语》是我国第一部比较规范的汉译世界语教科书,初版发行很快就销售一空;因供不应求,曾一版再版。后来,林振翰又编写《汉文世界语互译辞典》,为世界语早期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7年值世界语问世100周年,我国邮电部为此发行了纪念邮票,宁德集邮公司同时发行了纪念封。林振翰《汉译世界语》对于已经能够掌握一门外语的人来说,不失为可走捷径的理想教材,编译者在“例言”中强调世界语乃一字母一音,无变音省音之苦,16条文法简明扼要,易记易学。我国对外宣传部门曾于1963年7月召开“全国第一次世界语工作座谈会”。时任外交部部长的 陈毅同志到会作了重要讲话。他说:“一个人,只要汉语好,能掌握一门外语,又精通世界语,那么,这样的人就是宝贝。”他鼓励多培养这样的宝贝。 潜心盐政 出版多部专著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辛亥革命的浪潮席卷全国。林振翰放弃学部考试例得举人的机会毅然返闽任《群报》主笔,极力投身旧民主主义革命。   民国元年冬,众议员选举,初选当选,林目睹贿选争竞的“运动者”的丑行,发誓终身不做议员。后应任四川盐务稽核所经理的同学刘谦安之荐,赴川任一等课员。从此,他开始毕生研究中国之盐政。   1913年,窃国大盗袁世凯,指令财政总长周学熙与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团签订了二千五百万英镑(约合二亿八千万银元)的借款合同,即所谓“善后五厘金币借款”。此项借款以中国之盐税收入作为担保。林振翰在稽核所任内,目睹中国盐政积弊殊深,财政大权操于外人之手,洋人会办飞扬跋扈,作威作福,深感亡国之祸迫在眉睫,十分痛心。   为此,林振翰潜心盐政研究。他在四川任内,以调查川盐为己任。不到二年,即写成《川盐纪要》一书,创中国盐政专著之始。此后,每移官一省,随即专心该省之盐务。在 宁波任内,写成《浙盐纪要》,在 扬州任内,写成《淮盐纪要》。回闽仅一月,即写成《闽盐纪要·沿革篇》。在我国近代盐政史上,与 左习勤齐名,被誉为盐政两大专家。左为“历史派”,林为“统计派”。   同时,他毕一生精力于盐政之改革,考历代各家学说之利弊,参世界各国经济之得失,积以自己近二十年的调查研究,于1929年四川自流井任内撰就《以价廉物美之宗旨达福国利民之目的,为治盐唯一政策议》一文。他在这篇论著中,尖锐地指出清末民初实行“划地行盐,专商垄断,税则繁重,吏道太杂”乃一切弊病之根源。同时又阐明改革盐政的根本措施,在于打破产销引界,取消专商垄断,撤除关卡,产区就场征税,一次纳税之后,听凭远销,自由竞争,以繁荣盐业生产。此“以治本为重”的改革之议在当时财政界产生颇大影响,但却触及垄断盐商、贪官污吏、封建军阀的利益,因而横遭诽谤,林振翰被迫辞职离蜀,改任南京盐务总所秘书。蜀民为之镌“福国利民”去思碑,立于自贡山麓,以志思念。   1932年,林振翰调任福建省盐务稽核所经理。他对家乡盐务倍加关心。为整顿闽盐,在职甫月余,躬往厦门和闽江下游各盐场,归而规划兴革措施,撰就《闽盐纪要·沿革篇》。正当他欲施展抱负之际,不幸于是年三月二十五日患脑溢血卒于福州仓前山太古坪邸居。他的死,引起许多社会有识人士的惊愕和哀叹。在南京和福州分别开了追悼大会,数十百幅挽联词中,如“鹾政陨坠”、“国丧良材”等,深寄着惋惜之情。   林振翰一生勤于著述,刊行问世之作有《汉译世界语》、《英文正字》、《中国盐政史》、《盐政辞典》、《川盐纪要》、《淮盐纪要》、《浙盐纪要》、《精盐调查录》等数百万言,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他以其怀有强烈改革愿望的爱国者的贡献,受到人们的崇敬。他所热衷的世界语事业,仍以其勃郁的生命力为国内外许多继起的学者所拓展着。林振翰是一位值得纪念的人物。
上页 1 2 3 ... 9 10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