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沉静的光芒(组诗)
作者: 唐继东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诗行  女子  画笔  童话  衣衫  白色  沉静  透明  小径 
描述:一枚雪花的心事是哪片云轻柔的呓语,滴落在如梦的黄昏。和我一起飞翔的有三两抹晚霞几滴透明的乌鸣尘世穿上了白色的衣衫女子们都鬓插银簪,银色的笑声是冬仙子,摇动的风铃魔幻的铃声把白色的旋律唤醒
石头花
作者: 王丹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作文  岩石  内蒙古  和林格尔  县城  天然  完小  指导教师  石头 
描述:姥姥家住在大山里,我小的时候曾在那儿住过一段日子。山里丁冬的山泉从岩缝里流出,蓝蓝的天,青青的山,都很美,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山上的石头花。石头花是一种在石头上天然生长的花,
水族墓群调查发掘报告
作者: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来源:北京:科学出版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水族  发掘报告  中国  明清时代  墓群 
描述:水族墓群是指明清时期大量分布在水族地区,地下部分采用竖穴土坑、地上部分用加工整齐的石料构成一至多层、平面呈长方形、外部形状类似于房屋建筑结构式样的一种极富地方性、民族性特色的墓葬群体。本书是对该墓群发掘、调查的系统报告。
“寄葬”及其对考古学研究的启示
作者: 陈星灿 傅宪国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考古研究所  焦作地区  许昌地区  二次葬  考古学研究  张光直  新历史主义  民族志  俯身葬  考古调查 
描述:『寄葬』及其对考古学研究的启示陈星灿傅宪国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1995年3月,我们赴河南西北部的焦作地区作史前考古调查①。其间,在当地农村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现代“寄葬”风俗。所谓“寄葬”,也就是人死后,暂时被寄放在地上所建造的墓葬,是相对于埋在地下的永...
张弼士:在槟榔屿神道设教的晚清官员
作者: 王琛发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槟榔屿  涉外事务  食毛践土  极乐寺  晚清政府  交通中心  信仰文化  副领事  绅商  张弼士 
描述:张弼士,1893年担任清朝驻槟榔屿副领事,1905年以商部"考察外埠商务大臣"身份巡访南洋,长期在南洋英荷属土地上兼负侨务与涉外事务重担。他承继着张之洞经略槟榔屿的主张,注重这个海港都市紧锁马六甲海峡北部以及作为南洋各埠交通中心的优势,在此策动深化传统文化的信仰
散落的棋子——600年前的符号
作者: 小军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祖居地  文化想象  历史记忆  山地民族  贵州 
描述:民族大迁徒是贵州山地上最为恢宏的仪式。对于许多贵州山地民族而言,他们现在安身的地方,并不是真正的祖居地。因为祖先的迁徒,才使得他们与贵州发生了直接的联系;对于后世子孙而言,“祖源地”才是他们文化的根基,是“历史记忆”和“文化想象”的凭据。[编者按]
巍宝山与全真道
作者: 范建伟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传统  巍宝山道教  社会意识形态  龙门派  必然趋势  中国道教  全真道  产生与发展  邱处机  短期内 
描述:巍宝山是中国现存的一十四座道教名山之一,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它的产生与发展乃至衰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作为教义宗旨颇具独特性,可谓集中华民族传统宗教观念大成的中国道教,在它长期生长和流传的土地上,大概不会在短期内消亡。
儿时沉醉的糖寮
作者: 黎俊生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甘蔗  糖厂  磁力  铁锅  制糖  石磨  外公  冬季  现代化  糖浆 
描述:冬季,是甘蔗收获的季节。在外公那边,一入冬,糖寮就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了。糖寮有着强大的磁力,深深地吸引着我。每到这时,我就迫不及待地赶到外公那边去了。糖寮,不像当今现代化的糖厂,没有巨大的厂房,没有眼花缭乱的机器有的只是临时搭建在坡地上的几间简陋的茅
探秘诸神背后的真相
作者: 周庆安  来源: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通俗读物  中国   
描述:揭开真相,是破除谜团的最好方法!迷信鬼神是一种盲从、轻信,还有无奈时胡乱求助的心理。但是,当你了解了众神们的来龙去脉后,就会笑笑说:原来如此!《探秘诸神背后的真相》把诸神一个个请下神坛,并撩起它们神秘的面纱,让我们有机会看清了神的本来面目。
炒面入朝记——李聚奎同志的贡献
作者: 何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志愿军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青海农村  物资保障  后勤工作  战火纷飞  抗美援朝  鸭绿江  《谁是最可爱的人》  炒面 
描述:凡是抗美援朝时跨过了鸭绿江的志愿军指战员,回忆起战火纷飞、艰苦斗争的岁月,没有一个不深情地怀念着那时吃的炒面.著名作家魏巍在他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里,就曾具体描述过指战员们在坑洞里一把炒面一捧雪的情景.但是炒面是如何来到前线的,知道的人却不很多.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