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嗣邺
-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
描述: 李嗣邺,字衡峰,初名天培,后改名,中国 贵州省 贵阳市人。10岁能文,15岁补县学员。 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 举人,十五年(公元1810年) 进士。历任实录馆复校官,内阁中书,国史馆方略馆分校官、兼办稽察房事务、文渊阁检阅、平潭同知、兴化知府、 福建乡试内监试官、建宁知府、福宁知府、 台湾
-
全文:练壮勇与法兵对抗而获颁,基於保存安全的考量,该匾额目前由姜氏後代另行收藏保管。第二进正厅门上“金广福”三个字,除了原先的意义外,後来也隐含台湾开疆拓土和族群融合的深刻意涵。 李嗣邺墓地
-
刘国光
-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
描述: 刘国光 刘国光(1923年11月23日-),著名经济学家。 江苏省 南京市人。1946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毕业后考入北平 清华大学研究院;1951年—1955年, 苏联 莫斯科经济学院获副博士学位。1981年—1982年,兼任中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1982年—1
-
全文:,根治投资饥饿、数量扩张等旧模式的痼疾,为发挥企业活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 他当时就提出,我国经济大变动中同时进行的两种模式转换,必然是密切相关,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不可能指望两种模式转换
-
刘国光
-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
描述:(1923— ),江苏省南京市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国光赴四川求学,中学时代就开始接触马列主义书籍。1941年他考入西南联大,攻读经济学,参加过学生民主运动。1946年大学毕业后,刘国光到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系任教。1948年到南京社会研究所
-
全文:的相互关系问题;接着又提出了“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的主张,就是利用与价值范畴有关的经济杠杆来调节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他还提出了将经济办法与行政办法正确结合,避免管理方法的“单打一”。1979年春,他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