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林耀华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林耀华,当代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民族学家。年月日生,福建省古田县人。现任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研究会常务理事、世界民族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原始社会史顾问、北京历史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学
全文:林耀华,当代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民族学家。年月日生,福建省古田县人。现任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研究会常务理事、世界民族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原始社会史顾问、北京历史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宫顾问、《辞海》编委会委员及世界民族组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编委会委员及民族学组组长、国家民委主持领导的《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丛刊》负责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评议组成员、中国人类学研究会主席团成员、国家民委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早年在家乡念完小学。年毕业于福州英华中学。年获北平燕京大学学士学位,学士论文为《严复研究》(年载《社会学界》第卷)。年获同校硕士学位,硕士论文为《义序宗族研究》。之后留校任助教,并为北平《晨报》、天津《益世报》所编《社会研究》副刊任副编辑。年至年在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刊登在哈佛大学《亚洲研究》第期,年出单行本)。这篇关于我国贵州省少数民族的论述,至今仍被国内外多方引用。在美期间,参加美国应用人类学会议,为该会名誉会员。卷第年回国后,任昆明云南大学社会系教授。翌年加入中国民族学会,任成都燕京大学社会系教授兼代系主任。年至年担任北京燕京大学社会系主任,其间曾任该校法学院编辑委员会主席,主编《燕京社会科学》(汉文)、》(英文),兼任《燕京学报》编辑。之后又兼任中国科学院社会研究所研究员,参加西藏科学工作队,赴藏作社会调查工作。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年任中央民族学院研究所藏族研究室主任,兼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年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曾作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代表,参加苏联在列宁格勒召开的全苏民族学会议,并在会上作了关于《当前我国民族工作提给民族学的几个任务》的报告。(该报告刊登在《苏联民族学》杂志年第期上)年,因在云南调查研究成绩卓著,被选为北京市群英会和全国群英会个人先进代表。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副主任,兼留学生办公室主任,后又担任该院研究部负责人。年,作为联合国教科文委员会下属联合国大学邀请代表,参加在墨西哥城召开的拉丁美洲区域会议,并发言介绍我国少数民族的民族学研究情况,同年又被墨西哥国立艺术研究所邀请,参加在塔巴斯科洲召开的“我们时代的文化和人道主义的前景”讨论会。年应日本外务省国际交流基金会之约,为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一级研究员,赴日本,在东京、京都、大阪、奈良、宝塚等地同日本民族学界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主要著作有:《》(年,英国伦敦书局出版;其中有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写的导论;年被译成汉文《金翅》,在台北华新出版公司刊行)、《凉山夷家》年到四川大凉调查材料,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年,在美国被译成英文,美国出版社刊行)、《从猿到人的研究》(年,北京耕耘出版社出版)、《云南省民族识别研究第一、二阶段初步总结》(主编,年云南省民委内部印发),书中识别出来的云南省除汉族外的二十一个少数民族,后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公布。《西藏社会概况》(主编,年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内部刊行)、《中国民族学当前的任务》(与费孝通合写,年,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原始社会史教学大纲》(主编,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原始社会史》(主编,中华书局出版)。主要论文有:《社会历程的研究》(年)、《从人类学的观点考察中国宗族乡村》年,《社会学界》第卷)、《康北藏民社会状况》年,连载《流星月刊》第卷期)、《我国东北鄂伦春人》年,《中国建设》)、《中国的经济文化型》(与苏联专家合写,年以俄文发表,年至年,译成日文,在日本杂志连续刊登)、《对我国藏族、维吾尔族和傣族部分地区解放前农奴制度的初步研究》(合写)年,《历史研究》第期)、《试论原始社会史分期问题》年,《文史哲》第期)、《再论原始社会早期的分期问题》(合写,年,《民族学研究》第二辑,民族出版社)等多篇。还参加翻译尼克松著《六次危机》(上、下册)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图片$
丁汉波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丁汉波,生物学家,脊椎动物学及胚胎学专家。1912年11月3日生,福建古田县人。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丁汉波1931年考入北平燕京大学,1936年在该校生物系毕业,获理学士学位,1939年获理硕士学位。此后曾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生物学研究员,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讲师、副
全文:,第13卷3期,1939年)、《黑斑蛙及中华大蟾蜍生殖腺的季节变异》(北京博物杂志,第14卷1期,1939年)。关于福建两栖动物及爬行动物的调查、分类、分布图志及区系分析等研究论文有十余篇,分别发表于
刘必成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刘必成,平江府昆山(今属江苏省昆山县)人,字与谋,自号爱闲翁,生卒年不详。南宋理宗赵昀嘉熙二年(1238年)戊戌科武举第一名。该科录取武进士人数不详。同年,录取正奏名文进士423人,文状元是周坦。关于刘必成的生平事迹,宋人凌万顷编撰的《玉峰志》是这样记载的:少年时的刘必成不仅天份高,而且勤学苦思,他
全文:刘必成,平江府昆山(今属江苏省昆山县)人,字与谋,自号爱闲翁,生卒年不详。南宋理宗赵昀嘉熙二年(1238年)戊戌科武举第一名。该科录取武进士人数不详。同年,录取正奏名文进士423人,文状元是周坦。关于刘必成的生平事迹,宋人凌万顷编撰的《玉峰志》是这样记载的:少年时的刘必成不仅天份高,而且勤学苦思,他在京师武学堂学习时,就以晶学兼优,武艺出众得到众人的推崇与喜爱,有着很好的名声。嘉熙元年(1237年),朝中七位正直之士看到南宋朝廷日见衰颓,忧心如焚,他们在刘必成的倡议下,不畏权贵,上书朝廷,抨击时弊,要求变革现实,富国强兵。也就是在这一年,刘必成夺得武举解试的魁首,并在第二年(1238年)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武举殿试的第一名,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状元郎。10年后,刘必成参加朝廷组织的锁厅试,即有官职者参加的考试。在这次考试中,刘必成因才华出众,被理宗皇帝两次召见,每一次他都慷慨激昂地陈述恢复大计,议论中更是旁征博引,援古证今,不仅使在场人员为之心动,也受到理宗的褒奖。廷对后的第二日,理宗皇帝宣谕宰执说:“刘必成所言极好,可召集有关人员讨论、制订具体的实施办法。”此后不久,刘必成的不少建议被朝廷采纳。然而,刘必成的政治主张并不能给病人膏盲的南宋小朝廷带来实质性的帮助,理宗皂帝本人也是一个平庸之辈。刘必成曾任职清、浔两地,官终于湖南副使。晚年引退后,自号“爱闲翁”,寄情山水园林,喜吟诗作词,有三卷诗稿流行于世。另外,刘必成的两个兄长、一个侄子均为武进士,其兄刘德成是端平二年(1235年)朱熠榜武进士,刘有成是淳枯四年(1244年)项桂发榜武进上,官至殿将。而刘必成的侄子刘困泉也是宝佑元年(1253年)程鸣凤榜的武进士。兄弟、叔侄两代四进士,可谓兄弟连登,叔侄同庆的武举世家。在《弘治温州府志》及《淳熙三山志》中,记载有该科14位武进土姓名,其中有5位平阳人,他们是薛岘。戴应复。陈元普,廷对第三,知雷州。戴应新,戴应扬之弟。薛梦龙,后中文举甲科。这些记载为人们进一步研究武举人物提供了线索。
郑永年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     郑永年   郑永年,1962年出生, 浙江 余姚人, 新加坡 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国际中国研究杂志》(China:An International Journal)共同主编,罗特里奇出版社(Routledge )“中国政策丛书”(China Policy Series)主编和
全文:     郑永年   郑永年,1962年出生, 浙江 余姚人, 新加坡 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国际中国研究杂志》(China:An International Journal)共同主编,罗特里奇出版社(Routledge )“中国政策丛书”(China Policy Series)主编和世界科技书局(World  Scientific)“当代中国研究丛书”(Series on Contemporary China)共同主编。历任 中国 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助教、讲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资深研究员, 英国 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    个人简介     郑永年(1962年- ),现任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国际中国研究杂志》(China:An International Journal)共同主编,罗特里奇出版社(Routledge )“中国政策丛书”(China Policy Series)主编和世界科技书局(World  Scientific)“当代中国研究丛书”(Series on Contemporary China)共同主编。历任中国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助教、讲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资深研究员,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先后获得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 麦克阿瑟基金会(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 MacArthur Foundation)(1995—1997)和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John D and  Catherine T MacA rthur Foundation)(2003 2005)研究基金的资助。    个人经历     1981年考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主修国际政治。1985年获得法学学士学位。同年进入硕士研究生班学习,主修政治理论。1988年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至1990年,先后任助教和讲师。1990年考取 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詹姆斯一麦迪逊奖学金,同年进入该校政治系攻读博士学位。1995年获政治学博士。同年获取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一麦克阿瑟博士后研究基金,前往 哈佛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96年底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工作。至2005年,历任该所研究员、资深研究员、所长 。2005年,被聘为英国诺丁汉大学终身教授。    相关著作     先后出版专著13部。其中,英文着作5部、中文着作8部。英文着作包括《技术赋权 中国的互联网、国家与社会》( 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7);《中国的事实联邦主义改革与中央地方关系的动力》( 世界科技书局,2007);《 全球化与中国国家转型》( 剑桥大学出版社,2004)和《在中国发现中国民族主义现代化、认同及其国际关系》(剑桥大学出版社,1999)等。主编学术著作11部,主要包括《 改革中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和新世界秩序》和《 中国的开放社会》等。     先后在《比较政治研究》、《政治科学季刊》和《 第三世界季刊》等国际学术刊物 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中国人的民族主义》(1999)和《全球化与中国政府转型》(2003)。与他人合作共同主编了《 改革、立法与困境:中国的政治与社会》 ,出版于2000年;《 南巡与后邓小平时代中国的发展》(2001), 《 后江泽民时代领导集团》(2002), 《 江泽民时代的中国共产党》(2003)。    社会活动     郑永年在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经常在报刊及其它媒体发表自己的评论。他在1997 年到2006年担任过 香港《 信报》的专栏作家,2004年开始在新加坡《 联合早报》撰写专栏。曾在中国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 大国崛起》的大型纪录片中作为专家接受过 采访。他在该片中的一段评论,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引述如下:“所有的以前的国家,崛起中的大国,都是因为它内部的国家制度的健全。所谓的一个国家的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第十二集大道行思,原音)“ 在一个内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呢,是不是sustainable,不是可持续的。”(第三集走向现代,原音)。    研究方向     郑永年于 北京大学获得国际关系学士(1985年)、政治科学硕士(1988年),并留校任教;后赴美国留学获 普林斯顿大学政治科学硕士和博士(1995年)。其主要从事中国内部转型及其外部关系研究,主要兴趣或研究领域为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 东亚国际和地区安全;中国的外交政策;全球化、国家转型和社会正义;技术变革与政治转型;社会运动与民主化;比较 中央地方关系;中国政治。    评论文章      郑永年:中国的政治改革向何处去?    郑永年     作者:郑永年     来源:联合早报网     来源日期:2010-10-12     各种迹象表明,目前 中国需要政治改革。     政治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永恒话题。基本上,上世纪八十年代处于探索 时期。在政治改革遭受挫折之后,中国走上了“先经济改革、后政治改革”的道路 。在整个九十年代,经济改革是中国的主体性改革,在本世纪初十六大之后,社会改革又成为主体性改革。     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成为主体性改革并不是说政治改革不重要或者不存在。尽管八十年代政治改革不顺利,但领导层始终并没有放弃要政治改革。十五大提出要建立“法治”,把法治作为政治改革的目标。而十七大更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政治改革甚至民主化的途径和方法,即党内民主引导人民民主或者社会民主。根据这些 既定目标,人们可以把政治改革概括为法治(或者宪政)+党内民主+人民民主(或者社会民主)。     中国政治改革的左、右派观点     尽管实际改革的需求在上升,但无论是改革话语还是实践层面,中国社会对政 治改革的共识似乎越来越少。从近年来“左”“右”两派的争论及其争论对改革进程的影响来说,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类似 邓小平南巡之前人们“左”“右”两派对 “市场经济”的争论的交织时期。     “左派”和“右派”(或者“自由派”)长期以来对政治改革处于无谓的争论之中。尽管两派的观点正好相反,但思路一模一样,两边针对的都是同一个“稻草人 ”。自由派一谈政治改革总离不开西方式“多党制”和“三权分立”。他们把西方的看成是普世的。他们看到了中国的问题,就简单以为一旦选择西方道路就可以解决中国的问题。或者形象一些说,他们是看着 苹果(西方)骂桔子( 中国),认为桔子没有救了,只有把桔子变成苹果才好。所以中国政治改革的目标就是把“桔子”变 成“苹果”。(应指出,他们中的一些也真诚相信“ 桔子”可以变成“苹果”)。     左派的观点刚好相反。他们立场明确,反对自由派所提倡的一切。在这个阵营中,很多人得了政治改革“恐惧症”。一旦谈及政治改革尤其是民主政治,就如临大敌。左派从心理上抵御民主,认为民主仅仅属于西方,中国并不需要。有些左派甚至把民主化看成是西方针对中国的一个“大阴谋”。(应当说,新左派中的一些人 反对西方式民主,但并不反对民主的创新。)     在很大程度上,无论是左派还是自由派,都是在脱离中国现实情况而空谈。自由派不看中国现实,牢牢抱着西方的民主教条。左派同样没有看到中国所面临的政治改革压力,看不到中国政治改革的重要性。一些人过于简单,为了和西方争口气( 争夺话语权),就不想看到中国体制的局限性,过分强调中国改革模式成功的一面, 而刻意忽视这个模式存在的问题。     两派的争论似乎显得越来越空,越来越情绪化。实际的问题在于,如果不进行政治改革,就很难维持现存体制。最严重的是,不进则退。而中国实际上并不存在这样一条退路。     空谈误国,情绪误国。今天的局面要求人们抛弃并不存在的“ 稻草人”,实事 求是,回到改革开放早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道路。政治改革如何进行 就必须着眼于中国现实。只有正视政治改革问题,才能看到政治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才能找到政治改革的有效方法。在一般意义上,笼统地谈论政治改革已经变 得无济于事。      党政改革未尽全功     实际上,从中国本身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程来看,已经有相当多的经验供人们参考。政治改革要分解。民主化不是政治改革的全部内容。政治改革的含义远比民主化广,政治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基本国家制度建设,而民主化只是其中一种国家制度。再者,民主化本身可以作进一步的分解,例如可以分成选举 民主、参与民主和协商民主等等。对政治改革的分解可以让人们看到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了解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样才能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      邓小平1980年发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一文所提出的基本政治体制 的建设,到今天仍然没有完成。就政治体制的建设来说,政治改革仍然存在着巨大的空间。例如党政关系问题。这是中国政治体制的核心问题。八十年代提出党政分 开或者分工,但并不成功。后来不提了,但并不是说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了。     经过多年的改革,中国共产党从理论上已经从革命党转型成为执政党,但实际上还是一个行政党。在一般意义上,所谓的执政党就是党产生一个政府,产生政府后让政府执政。而在中国,在所有主要方面,都是党亲自执政。党过度卷入行政事务,导致政治事务的“荒凉”。这是执政党作为改革主体其改革能力弱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因为党本身过度卷入行政,政府的管治水平提不高,经常是用政治方法替代专业精神。执政党如果继续忙于行政,不能确立主导政治事务的体制 ,而政府的专业水平不能提高,那么党政纠纷只能导致总体制度的继续弱化。     再如,邓小平以来,中国建立了退休制度,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确立“政治退出”(political exit)制度,就是领导人退出政治领域的制度。往往的情况是“ 退而不休”,即使没有了正式的职位,各级领导还是可以用各种方法来干预现任领导的事务,过度地制约着现任领导。这实际上是领导层政治责任不能明确的一个重要因素,影响执政能力。在退休制度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建立政治退出制度显得非常必要。     政治退出制度的缺失也通过其它途径影响着官员的政治责任。例如,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犯错误的官员经常被从一个职位调到另外一个职位,或者从公众的视线中“消失”一会儿,又回来了。     民主化不是政治改革的全部,但政治改革并不能排斥民主化。执政党要通过政 治改革重新确立执政党的改革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现在的统治权很强大,但领导权很单薄。领导权如何得以确立和巩固?领导权是执政党继续领导改革的能力。当强人政治过去之后,执政党的领导权只能通过政治改革来实现。      票决民主应从中央开始     领导权的微弱和中共党内没有改革共识有紧密的关系。党内没有共识和党内民主缺失有关。现在人们把党内民主理解成集体领导,但实际上很容易演变成没有人负责的局面。党内责任制必须得到建立。如何建立?党内民主不可避免,尤其是票决民主。票决民主要确立的是政治责任制。十七大已经在这方面走出了宝贵的一步,加速票决民主的制度化是必然的趋势。                 郑永年   除了政治责任制,党内民主还涉及到一个动员党内改革力量的问题。不是说党内没有改革力量,但党内的改革力量处于分散状态。 邓小平早就强调过,党内要有核心。没有核心,党的领导集体就会变成各种不同利益的组合。如果让不同利益互相制约,那么什么事情都做不了。这个核心如何形成?在没有政治强人可以指定一个“核心”的条件下,这个核心必须通过党内民主来形成。     在各级地方层面,要大力推行参与式和协商式民主。票决民主先要在党内进行,主要解决党内责任制问题和权力交班问题。票决民主会强化中央的合法性和权威。如果票决民主先从地方进行,这会加速中央权威的衰落。地方选举表明地方权力机关的权力来自选民,而非上级政府。在地方政府是由选举产生的,而上级政府不是的情况下,会发生什么?就是上级政府权威的急剧下降,甚至丧失。相反,如果选举民主从中央开始,则有利于制约地方权力,防止地方主义的崛起。     从现有的村民选举的经验来看,在没有建设好现代国家制度之前,过早引入地方选举民主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效果。村民民主过程所出现的问题应当好好总结,因为它们反映了选举民主所能出现的变形。例如,在家属势力很大的乡村,民主实际上是有名无实的。此其一。选举出来的机构如何和党的机构共处。此其二。     但是,地方可以先行参与式和协商式民主。在这方面民主具有更为广泛的内容 。选举式民主主要是为了产生地方组织或者说地方的接班人问题(或者权力继承问题 )。一旦在地方放开选举,就很难产生一个有效的政府。而参与式和协商式民主是为了改善现存地方政权。预算公开、公民社会建设等等都是地方民主的内容。这方面,地方民主可以大有作为。     同样,政治改革或者民主化也可以发生在处于国家与社会之间、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各种国家政治体制层面。这方面,中国基本国家制度已经存在,改革的目标就 是要改进或者改善。现存制度主要包括人大、政协和司法。 人大和 政协是代表机构。“ 三个代表”理论提出后,人们开始重视人民代表的利益代表问题。这方面有所进步,主要是人大和政协代表的意见表达方面。但是制度和政策层面有很多问题仍有待于解决。例如,如何建立代表和人民之间的关系。如果代表和其所代表的人民 没有关系,那么代表是不可能实现的。如何改进代表的产生和代表办法?有人提出人大代表不能以个人身份代表人民的利益,那么人大作为整体又如何能代表人民的利 益呢?就代表方面,一些新的实践正在出现。积极的做法应当是考量如何改进这些实践,而不是简单否定这些实践。因为,否定是产生不了新制度的。      关于司法独立问题     这里有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司法独立问题。这个问题比较敏感,但也可以加以理性的讨论。司法不能独立就是司法政治化。这已经产生了无穷的问题。司法是任何社会基本社会正义的最后防线。这个防线如果失守,那么基本社会正义就会 荡然无存。中国目前就面临这样的情况。掌权者可以通过权力,有钱者可以通过金 钱把司法程序“政治化”。     司法系统是中国社会最为腐败的部门之一。社会对政府的不信任主要也体现在司法方面。实际上,如果掌权者或者有钱者可以把司法政治化,人民或者被统治者也可以这样做。人民不相信司法、不服司法,往往通过其它政治化的方式来求助问题的解决,例如集会、游行、抗议、暴力等等。政府一旦面临这种情况,也就难以 用法律来解决问题。这样,你来我往,法律成为谁也不认同其权威的一纸空文和儿戏。     法律权威得不到确立,国家治理就会变得非常困难。怎么办?执政党可以控制立 法,但必须让司法相对独立。法律是政治力量意志的体现,这是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反映了法律的现实情况。就是说,政治力量必然把自己的政治意志体现在法律层面。但这可以通过控制立法来达到。如果执政党不满足于某一法律,那么就可以修改法律,甚至废除法律。当然,也可以就新的情况制定新的法律。但是一旦法律到位,那么政治就要休止,就必须让专业法律人员来司法。如果把这个过程也政治化了,执政党和人民之间就失去了宝贵的中间地带。司法相对独立是中国走向法治的第一步。而基本国家制度的最重要的体现就是法治。     法治、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中国的政治改革可以沿着这些已经出现的改革话 语前行。无论是自由派的幻想主义和左派的恐惧主义,都没有出路。今天,无论左派还是自由派,都可以动员到一定的力量来阻碍任何一项他们不认可的政治改革。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党的领导高层对政治改革不能达成共识,而屈从于空洞的争论,那么只能延误改革,造成不堪的后果。    个人博客      http://zyn.caogen.com/
范式人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原名范志明,字涤凡,号耀卿,1909年6月生于寿宁鳌阳。 范式人立志“拯民于水火”,故改名“拯民”、“洪泽”,1931年参加了叶秀藩组织的赤色农会,次年10月经叶秀藩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寿宁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1933年春,他参与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民武装组织——红带会。同年4月因身份暴露
全文:工作。 范式人是闽东创建工农红军、苏维埃政权和革命根据地的杰出领导人之一。1934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团成立,他历任指导员、教导员和闽东苏维埃政府委员等职。转战闽东及闽浙边地区,打击国民党
潘步云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男,1928年5月出生,浙江杭州人。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195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曾任上海宝钢工程十三冶指挥部主任工程师、南区总指挥、浙江中天建设工程集团公司上海公司总工程师、浙江省东阳市巍屏建筑公司(沪)总工程师。主要成就:长期以来一直从事土建专业施工与研究工作,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方案、混凝
全文:

男,1928年5月出生,浙江杭州人。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195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曾任上海宝钢工程十三冶指挥部主任工程师、南区总指挥、浙江中天建设工程集团公司上海公司总工程师、浙江省东阳市巍屏建筑公司(沪)总工程师。主要成就:长期以来一直从事土建专业施工与研究工作,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方案、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与操作方法、钢渣的理论性能与用作建筑材料的施工技术等方面有重大的突破。1959年在冶金工业部介绍了太钢高炉基础高速施工经验;1984年在冶金工业部学术交流大会上介绍了流动性混凝土的研究成果;发表的混凝土坍落度变化公式填补了国内外一项空白;发表的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更接近实际;对钢渣的性能经过长期的试验研究后,首次在国内成功地应用于宝钢成品码头办公楼、成品仓库等地基工程上,变废害为工程用料。发表论文《混凝土坍落度变化与计算方法》、《混凝土侧压力计算方法》、《泵送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钢渣地基的研究与应用》、《三铰钢格构式门式刚架设计与应用》、《宝钢烧结厂200米钢烟囱内衬混凝土喷涂施工》、《钢渣地基施工》、《泵送混凝土施工的几点体会》、《爱护大自然》等10多篇。其中,《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变化与计算方法》一文选入《世界优秀学术论文(成果)文献》,获“世界优秀学术论文(成果)国际金奖”;在国际优秀作品(论文)评选中获“国际优秀论文奖”;载入《建国五十五周年优秀论文获奖文库》,获特等奖;载入《新时期优秀领导人才获奖文库》,获特等奖;在“首届中国改革开放优秀成果奖”中获壹等奖;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征文中获壹等奖;在“全国理论创新优秀成果”中获壹等奖;载入《中国改革发展理论文集》,获壹等奖;选入《中国专家学术成果通鉴》,评为“中国科学发展优秀学术成果”壹等奖;编入《共和国建设者》(论文成果选编),获壹等奖;选入《现代化前沿理论科研成果精粹》,获壹等奖。《钢渣地基的研究与应用》一文编入《世界优秀学术论文(成果)文献》,获“世界优秀学术论文(成果)国际金奖”;获首届“国际优秀创新学术成果”金奖;载入《新时期优秀领导人才获奖文库》,获特等奖;选入《现代化前沿理论科研成果精粹》,获壹等奖。《爱护大自然》一文在“国际优秀作品(论文)”中获“国际优秀论文奖”;在2003-2004年中国人力资源、科研、学术成果调查中获优秀科研学术成果特等奖;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获优秀理论成果特等奖;载入《中华功勋人物论坛文库》,获壹等奖;编入《中国国情报告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创新思想文库》,获壹等奖;载入《中国新思想新学术获奖成果精粹》,获“中国新思想新学术成果”壹等奖;选入《中国经济发展文库》,获“中国经济发展优秀学术成果”壹等奖;载入《现代化前沿理论科研成果精粹》,获壹等奖;编入《中华百业新闻人物战略文库》,获壹等奖。1987年主编《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一书,获科技进步奖。1995年获美国世界名人中心(IEPC)颁发的世界名人证书。个人传略被载入:《世界名人录》(美国)、《世界名人录》(中国)、《世界人物辞海》、《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世界华人文化名人》、《世界优秀华人大辞典》、《世界华人突出贡献专家名典》、《中国记录年鉴·中华人物卷》、《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辞典》、《中国创新大典》、《中国人才库》、《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专家人名辞典》、《中国百科专家学者经典》、《中国百科专家人物传集》、《中国当代杰出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名人大典》、《中国改革撷英》、《中国改革新闻人物大典》、《中国党政经济文献》、《中国精神文明大典》、《科技专家名录》、《中华名人大典》、《中华名流世家》、《中华百业新闻人物》、《中华功勋人物大典》、《中华传世通鉴》、《中华热土》、《中华之光》、《中流砥柱》、《民族之光》、《神州人物》、《盛世中华》、《大地之子》、《人民公仆》、《时代先锋》、《二十一世纪杰出专家》、《二十一世纪中国百科知名专家》、《实现三个代表的楷模》、《全国学习与实践三个代表的楷模》、《三个代表的理论与实践》、《与时俱进—三个代表实践者》、《党魂·践行三个代表的共产党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事迹报告》、《三个代表在基层》、《新世纪优秀专家大辞典》、《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新时期优秀领导人才大典》、《新时代先锋》、《时代楷模·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报告》、《时代潮头—开拓者》、《辉煌历程—新世纪的开拓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拓者》、《中国国情报告·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国前沿报告·当代杰出人才精选》、《腾飞中国人》、《当代中国人》、《当代中国人力资源宝库》、《当代杰出管理专家人才名典》、《当代中华优秀儿女》、《当代创业之星》、《当代中华英才大典》、《建国五十五周年优秀成就博览》、《建党八十五周年经典记录》、《共和国建设者》、《共和国改革精英》、《共和国创新专家名典》、《共和国的辉煌·中华骄子卷》、《共和国的脊梁·名人风采卷》、《神州强国人才大辞典》、《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感动中国—时代杰出新闻人物》、《感动中国—华夏风云人物录》、《华夏英杰迎奥宣言》、《华夏杰出专家名典》、《华夏名人风采》、《华夏英杰》、《群英耀中华》、《爱国功臣大典》等辞书。

林耀华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林耀华先生著名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教育家,中国民族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2000年11月27日逝世,享年91岁。林耀华先生于1910年3月27日生在福建省古田县岭尾村。一代宗师,学界泰斗。1910生于福建古田。1935年在北平
全文:1.TheGoldenWing:ASociologicalStudyofChineseFamily,London,Routledge,KeganPaul,1947.中文版《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庄孔韶、林宗成译
刘国光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1923— ),江苏省南京市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国光赴四川求学,中学时代就开始接触马列主义书籍。1941年他考入西南联大,攻读经济学,参加过学生民主运动。1946年大学毕业后,刘国光到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系任教。1948年到南京社会研究所
全文:(1923— ),江苏省南京市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国光赴四川求学,中学时代就开始接触马列主义书籍。1941年他考入西南联大,攻读经济学,参加过学生民主运动。1946年大学毕业后,刘国光到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系任教。1948年到南京社会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开始他的科研工作生涯。 1951年,刘国光去苏联留学,在莫斯科国立经济学院当研究生,1955年他写的学位论文《国民经济计划中的物资平衡》被通过并获得副博士学位。刘国光回国后继续从事经济研究工作,先后担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并曾兼任过国家统计局副局长。 刘国光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他在社会主义再生产、国民经济计划平衡和经济体制问题等领域,撰写了大量专著、译著、论文、调查报告、内部研究报告,计100多种、数百万字。 他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50年代,他在调查研究我国计划平衡经验的基础上写出的调查报告,以及60年代初参加国家计委组织撰写的《十年计划工作总结》,其中由他主笔写的有关积累消费、综合平衡问题,对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计划平衡工作中的失误所作的深刻分析和正确判断,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粉碎“四人帮”以后,他较早在考察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经济体制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978年,他提出了综合平衡与经济体制的相互关系问题;接着又提出了“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的主张,就是利用与价值范畴有关的经济杠杆来调节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他还提出了将经济办法与行政办法正确结合,避免管理方法的“单打一”。1979年春,他与人合写的专题论文《论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在国内外经济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 刘国光认为,生产目的反映了社会生产关系最本质的东西,而离开了生产目的,劳动的社会性质也就无从分析清楚。从生产目的出发来研究这个问题是符合马克思的方法的,马克思正是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出发来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的。马克思考察资本主义生产劳动概念时,注意的不是劳动和劳动产品的物质特性方面,而是劳动借以实现的社会形式特别是其交换价值方面;重在看它所提供的交换价值是否超过资本家偿付的可变资本价值从而为他带来一个“剩余价值”。这种研究方法应该为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劳动时所遵循。 每个社会主义企业和每个劳动者,不管从事的是物质生产还是服务性劳动,只要能为社会提供纯收入,这个企业就是生产性企业,这个劳动者就是生产性劳动者。反之,则不能叫做真正的社会主义的生产性企业或生产性劳动者。刘国光认为,这种方法对于观察和促进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重要工具。在国民经济调整中,理所当然地把那些效率低、浪费大的亏损企业当作“非生产性企业”对待,从而根据不同情况实行关、停、并、转;对于许多不提供纯收入(剩余劳动产品价值)而靠吃国家吃社会来维持其活动的非物质生产单位,今后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项任务,就是对这些单位按不同情况尽可能创造条件实行企业化,转而为国家提供纯收入。 刘国光主张根据生产劳动一般计量一国的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他认为,“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并不能消除劳动过程的一般规定”(马克思语),因此,劳动特殊与劳动一般的基本内涵应该是一致的,只是前者着眼于生产关系,后者着眼于生产力,二者范围不尽相同。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社会生产总量,表现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总规模、经济实力和经济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总的生产能力的指标,基本上是属于生产力范畴下面的统计概念。在计量一国的社会生产总量时,不仅要包括这个国家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的生产,也要包括其他经济成分的生产;不但要从时间上考虑不同年份对比的需要,也要从空间上考虑具有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国家之间对比的需要。因此,一个国家社会生产总量的计量口径应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可比性,而不受劳动的社会形式变化的影响。如果以具有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劳动概念(劳动特殊)作为计量依据,其结果必然不完整、不稳定、不能进行历史的国际的对比。因而他主张以劳动一般计量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刘国光强调了马克思关于从事非物质生产的劳动一般不属于生产性劳动的观点。 对于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关系,刘国光认为,“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起点和基础”的命题含义不清。因为,在某些意义上,它是正确的,而在另一些意义上则不能这样说。首先,如果把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当作两类社会生产理解,那么只是在历史发生意义上,命题才是对的。但是,当扩大再生产类型的社会再生产已经立足于自己的基础上时,命题就不成立了。其次,如果把简单再生产看成是一个理论的抽象,命题就是正确的。但是,在理论分析中,由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的“过渡”一旦完成,那么,扩大再生产的进一步运行,就不再以简单再生产为起点和基础了。再次,把简单再生产作为扩大再生产的“现实因素”看待,命题说得通。但是,本期再生产是以扩大的规模还是以上期原有的规模进行,完全不取决于上期的再生产是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而是取决于上期总产品各要素的构成和组合。 刘国光深入研究了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他认为,从十月革命到现在,社会主义经济可以按计划和市场这两种调节方式在经济运行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概括为五种类型的经济模式:军事共产主义的供给制,传统的集中计划经济,改良的集中计划经济,含有市场机制的计划,市场社会主义经济。他对我国原有体制的特点及改革的目标、模式、设想作了有益的探索。他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双重模式(发展模式和体制模式)的转换关系问题,使人耳目一新。他提出要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体制改革中的关键。他不仅研究了市场的调节作用及其条件,而且研究了计划调节作用的正确发挥,并坚持主张不能把计划经济等同于指令性计划,认为不能因过去在计划工作上有缺陷,就否定计划经济,也不能只强调计划的权威性而忽视其科学性。 刘国光认为,由单一的计划调节体制转变为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调节体制,是一种分权化的改革。为了要有一个买方市场,就要使社会生产略大于社会的直接需要,使商品供给大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因此要控制积累和消费所形成的购买力。这正是国家的宏观经济决策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刘国光提出把外国关于宏观经济活动与微观经济活动的提法借用于社会主义,作为划分国家经济权限与企业经济权限的界限。他认为,涉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向、速度、结构变化等重大问题,应由国家来管;只与企业以及企业周围局部有关的经济活动由企业来管。这比孙冶方提出的以资金价值量为界限来划分,扩大再生产由国家管,简单再生产由企业管的观点,又有新的发展。刘国光还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角度,联系经济效益来探索了这个问题,力图揭示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的内在联系。 刘国光还探讨了特区经济问题,他认为,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战略阶段:一是从建立特区到目前,为草创阶段或奠基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逐步创造一个初具规模的投资环境并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摸索一套初见成效的经验;二是从目前到1990年前后,为开创阶段或成型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实行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的转化,达到资金来源以外资为主,产品销售以外销为主,同时实现产业结构以贸易为主向以工业为主、工贸并举的转化;三是从1990年前后到本世纪末,为进一步提高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完成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完成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化,使高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适当比重。他还就第一战略阶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坚定树立转向思想,适当控制特区经济发展速度,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进一步解决特区体制和优惠政策问题。主要著作 《社会主义再生产问题》,三联书店1980年版 《国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理论问题》(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若干理论问题》(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经济改革与经济调整若干理论与实际问题的探索》,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苏联东欧几国的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展望出版社1984年版
林振翰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    林振翰           林振翰(1884年5月-1932年3月),盐政专家、翻译家。字永修,号蔚文,蕉城籍人。1911年翻译出版了 波兰籍 犹太人 柴门霍夫博士的著作《世界语》,是我国第一个将世界语引进国内的学者。   林振翰同时还是我国近代著名盐务专家,著有《
全文:    林振翰           林振翰(1884年5月-1932年3月),盐政专家、翻译家。字永修,号蔚文,蕉城籍人。1911年翻译出版了 波兰籍 犹太人 柴门霍夫博士的著作《世界语》,是我国第一个将世界语引进国内的学者。   林振翰同时还是我国近代著名盐务专家,著有《川盐纪要》、《浙盐纪要》、《淮盐纪要》、《中国盐政纪要》以及《闽盐纪要·沿革篇》、《精盐调查录》等。             生平简介     清光绪十年(1884年)五月,生于宁德蕉城一个封建地主兼小官吏的家庭。他的父亲林廷伸,号理斋,清末 举人,曾任福建罗源县教谕。林理斋是维新派首领 康有为的好友。康曾书“天下为公”条幅以赠。后因时政日非,理斋弃官归里,谋实业救国,创碧山小学以培育人才,在漳湾沿海一带垦农田三千余亩以济农,兴办茶叶精制厂以挽回利权。他所创办的“一团春” 茉莉花茶,曾获 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银盾奖。林理斋认为:“科举功名乃无用之事,学习西洋科学,振兴实业才能救国图强”。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林理斋送其十三岁的儿子林振翰到福州 美国教会办的格致书院学外文。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振翰十八岁,应试补弟子员,就读于鳌峰、致用书院;以优异成绩被选送北京清“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深造。他的治学态度是:必求甚解,学以致用。这时,他利用课余时间,研读波兰柴门霍夫的《世界语》,并翻译成汉语,写成《汉译世界语》一书。此书在宣统三年(1911年)经 英国乌克那博士校订后正式出版。初版一发行,即销售一空,之后又再版发行,他是第一个把世界语介绍给中国人民的翻译家。后又撰《汉文世界语互译辞典》(未刊)。他期望有一天世界各国只需用一种同一的文字,以便于世界各民族科学文化之交流。此时林振翰年方而立,但已崭露头角了。    宣统三年(1911年), 武昌起义爆发后, 辛亥革命的浪潮席卷全国。林振翰放弃学部考试例得举人的机会毅然返闽任《群报》主笔,极力投身旧民主主义革命。    民国元年(1912年), 福建省临时议会成立,林振翰初选时当选为议员,他目击贿选争竟者的丑行,遂愤而离去。     民国三年(1914年),应时任四川盐务稽核所经理的同学刘谦安之荐,赴蜀任该所一等课员。任上,他看到当时洋人会办控制中国盐政,盐税收入源源流入五国银行团金库,忧愤交加,自此弹精竭虑地钻研盐政一年多后,便写就《川盐纪要》一书,开中国盐政专著之先河。     民国八年(1919年),升任川南盐务稽核分所代经理。     民国十年(1921年),擢升代四川盐政使。此后,每移官一省,即留心考察该省之盐政。     民国十一年(1922年),调任 宁波盐务稽核支所助理,躬往实地调查后写成《浙盐纪要》。     民国十五年(1926年),调往十二圩盐务稽核支所,代理扬州、松江分所经理,又撰就《淮盐纪要》。     民国十八年(1929年),他在积十多年钻研之功和经历一番思索之后,于四川自流井任内写下《以价廉物美之宗旨达福国利民之目的,为治盐唯一政策议》一文。文章鞭辟入里地指出"划地行盐,专商垄断,税则繁重,吏道太杂",乃盐政弊病之根源。同时又阐明改革盐政的根本措施,在于打破产销引界,取消专商垄断,撤除关卡,产区就场征税,一次纳税之后,听凭远销,自由竞争,以繁荣盐业生产。此"以治本为重"的改革之议在当时财政界产生颇大影响,但却触及垄断盐商、贪官污吏、封建军阀的利益,因而横遭诽谤,林振翰被迫辞职离蜀,改任南京盐务总所秘书。蜀民为之镌"福国利民"去思碑,立于自贡山麓,以志思念。   民国十九年(1930年),国民党政府以"国用匮乏"议加盐税,每百斤征五元,议将垂决。林振翰力争,以为重税则民不堪命,而且私盐会愈多,是求税收增加却得其反,儿经申辩,盐税才减为三元,民困始得少苏。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林振翰调任福建省盐务稽核所经理。他对家乡盐务倍加关心。为整顿闽盐,在职甫月余,躬往 厦门和闽江下游各盐场,归而规划兴革措施,撰就《闽盐纪要·沿革篇》。是年三月二十五日,正当他欲施展兴革抱负之际,却因用脑过度暴卒于 福州市仓前山太古坪,年仅四十九岁。他的死,引起许多社会有识人士的惊愕和哀叹。     在南京和福州分别开了追悼大会,数十百幅挽联词中,如“鹾政陨坠”、“国丧良材”等,深寄着惋惜之情。   林振翰殁后,灵柩归葬故里,墓在宁德县城北门外坑里村后的山头上,墓碑书:“四川盐运使林君蔚文墓”。前侧建有石顶石柱的“先芬亭”,亭内立大碑镌陈衍先生(《福建通志》作者)撰写的墓表。亭前石柱对联为:   生而为英,已矣一杯土!   死且不朽,卓哉千古名。 主要成就 两年磨砺 铸就《汉译世界语》   1887年波兰眼科医生柴门霍夫在华沙发表了题为《第一书》的人类共同语方案,大约在1905-1907年,从 俄国、 日本和英法几个 不同渠道传入中国(当时比较流行的译法有“万国新语”、“爱世语”、“爱斯不难读”、“伊士卑兰语”等等,称为“世界语”则是从日文再译的), 上海、 广州、 南京等地陆续有人开班授习。不少同盟会员和留学日、欧的热血青年都大力支持,帮助推广。   在校期间,林振翰有幸接触到了世界语,对这种全新的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他英语很好,很快掌握了这种语言。于是他用两年的时间,将世界语的创始人柴门霍夫的世界语《第一书》译成汉语,取名为《汉译世界语》,经英国学者乌克那博士审校后,于1911年正式出版。礼部郎中寿林栋曾为之作序,指出“学者能先熟是书”,不惟“习各国文学较易”,且可把中国文化介绍到国外。《汉译世界语》是我国第一部比较规范的汉译世界语教科书,初版发行很快就销售一空;因供不应求,曾一版再版。后来,林振翰又编写《汉文世界语互译辞典》,为世界语早期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7年值世界语问世100周年,我国邮电部为此发行了纪念邮票,宁德集邮公司同时发行了纪念封。林振翰《汉译世界语》对于已经能够掌握一门外语的人来说,不失为可走捷径的理想教材,编译者在“例言”中强调世界语乃一字母一音,无变音省音之苦,16条文法简明扼要,易记易学。我国对外宣传部门曾于1963年7月召开“全国第一次世界语工作座谈会”。时任外交部部长的 陈毅同志到会作了重要讲话。他说:“一个人,只要汉语好,能掌握一门外语,又精通世界语,那么,这样的人就是宝贝。”他鼓励多培养这样的宝贝。 潜心盐政 出版多部专著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辛亥革命的浪潮席卷全国。林振翰放弃学部考试例得举人的机会毅然返闽任《群报》主笔,极力投身旧民主主义革命。   民国元年冬,众议员选举,初选当选,林目睹贿选争竞的“运动者”的丑行,发誓终身不做议员。后应任四川盐务稽核所经理的同学刘谦安之荐,赴川任一等课员。从此,他开始毕生研究中国之盐政。   1913年,窃国大盗袁世凯,指令财政总长周学熙与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团签订了二千五百万英镑(约合二亿八千万银元)的借款合同,即所谓“善后五厘金币借款”。此项借款以中国之盐税收入作为担保。林振翰在稽核所任内,目睹中国盐政积弊殊深,财政大权操于外人之手,洋人会办飞扬跋扈,作威作福,深感亡国之祸迫在眉睫,十分痛心。   为此,林振翰潜心盐政研究。他在四川任内,以调查川盐为己任。不到二年,即写成《川盐纪要》一书,创中国盐政专著之始。此后,每移官一省,随即专心该省之盐务。在 宁波任内,写成《浙盐纪要》,在 扬州任内,写成《淮盐纪要》。回闽仅一月,即写成《闽盐纪要·沿革篇》。在我国近代盐政史上,与 左习勤齐名,被誉为盐政两大专家。左为“历史派”,林为“统计派”。   同时,他毕一生精力于盐政之改革,考历代各家学说之利弊,参世界各国经济之得失,积以自己近二十年的调查研究,于1929年四川自流井任内撰就《以价廉物美之宗旨达福国利民之目的,为治盐唯一政策议》一文。他在这篇论著中,尖锐地指出清末民初实行“划地行盐,专商垄断,税则繁重,吏道太杂”乃一切弊病之根源。同时又阐明改革盐政的根本措施,在于打破产销引界,取消专商垄断,撤除关卡,产区就场征税,一次纳税之后,听凭远销,自由竞争,以繁荣盐业生产。此“以治本为重”的改革之议在当时财政界产生颇大影响,但却触及垄断盐商、贪官污吏、封建军阀的利益,因而横遭诽谤,林振翰被迫辞职离蜀,改任南京盐务总所秘书。蜀民为之镌“福国利民”去思碑,立于自贡山麓,以志思念。   1932年,林振翰调任福建省盐务稽核所经理。他对家乡盐务倍加关心。为整顿闽盐,在职甫月余,躬往厦门和闽江下游各盐场,归而规划兴革措施,撰就《闽盐纪要·沿革篇》。正当他欲施展抱负之际,不幸于是年三月二十五日患脑溢血卒于福州仓前山太古坪邸居。他的死,引起许多社会有识人士的惊愕和哀叹。在南京和福州分别开了追悼大会,数十百幅挽联词中,如“鹾政陨坠”、“国丧良材”等,深寄着惋惜之情。   林振翰一生勤于著述,刊行问世之作有《汉译世界语》、《英文正字》、《中国盐政史》、《盐政辞典》、《川盐纪要》、《淮盐纪要》、《浙盐纪要》、《精盐调查录》等数百万言,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他以其怀有强烈改革愿望的爱国者的贡献,受到人们的崇敬。他所热衷的世界语事业,仍以其勃郁的生命力为国内外许多继起的学者所拓展着。林振翰是一位值得纪念的人物。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