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透过窗棂看风光(下篇)
作者: 臧旭辉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南方好木雕中国木雕从战国流传到汉代逐步成熟,发展到明清,木雕不仅是各种饰品,更是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我国的四大木雕都产在南方:1.东阳木雕(浙江)2.乐清黄杨木雕(浙江)3.潮州金漆木雕(广东)4.龙眼木雕(福建)
永新盾牌舞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盾牌  民族凝聚力  地方文化  艺术价值  战斗精神 
描述:盾牌舞又叫男子群舞藤牌舞或滚挡牌,体现出一种最原始的民族凝聚力、闭队精神和战斗精神就艺术价值而言,它集武术、杂耍、舞蹈、造型于一体,成为江西汉族地方文化的典型代表.
中华一绝:合阳提线木偶戏
作者: 秦子 李世居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剧团  中华  合阳县  提线木偶  木偶戏 
描述:“不吃踅面不看线,不算到了合阳县”,合阳人都这么说,钱,即合阳线偶,“起于而兴于唐,盛于明清”,是目前我国木偶戏中历史最长的。合阳线偶团目前也是长江以北惟一的提线木偶剧团。陕西东府俗谚云
泉州提线木偶
作者: 王景贤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泉州  传统剧目  演奏技法  提线木偶  文献记载  造型艺术  周边地区  制作工艺 
描述: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据文献记载,可知其至迟于唐未五代已在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此后历经宋、元、明、清以至当代,传承不辍。至今保存700余出传统剧目和由300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有剧种
湖北鸳鸯面
作者: 孙成福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卡  大老  孝感地区  大带  受方  下难  地锅  武汉地区  鸳鸯  面食品 
描述:鸳鸯面,是饺子(或馄饨)与面条同煮的面食品.上海人称之为“饺面”,通俗易懂,广州则称它“云吞面”,汤中的馄饨犹如片片白云;湖北孝感地区称之为桃花面,颗颗馄饨似桃花;武汉地区还有人称它为“龙虎斗”,
畲族凤凰装及其文化探析
作者: 仇华美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畲族  凤凰装  文化内涵  形制 
描述:畲族凤凰装是畲族服饰的精华,蕴涵着丰富的畲族文化内涵.本文较具体地阐述了凤凰装的形制特征,并从凤凰装的渊源、图腾崇拜、汉文化元素等方面对其文化内涵进行了探讨,以期弘扬畲家文化,丰富现代服装设计艺术.
时光中的鹤庆民歌
作者: 张了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内容丰富  鹤庆  对唱  汉族民歌  汉族人  白族调  汉语  传统民歌  情歌  白语 
描述:鹤庆,唐·樊绰《蛮书》记作"俄坤",称谓与现代白语同,系汉字记白语,是"鹤箐"及"白鹤双双"的意思。其他古书或记作"蒙统罗"、"漾共川"、"漾弓鹤川"、"野共州"、"谋统部"等。鹤庆文化发达,特别是民族民间文化积淀深厚,文化资源较为丰富和集中。
试论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色:以鄂西南土家族哭嫁歌为例
作者: 蒋芝芸 毛正天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哭嫁歌  哈尼族  婚姻习俗  收集整理  土家族  民间歌谣  鄂西南  仪式  民间文学  艺术特色 
描述:哭嫁,是我国汉族、土家族、仡佬族、哈尼族、壮族等民族的一种婚姻习俗,哭嫁歌则是在出嫁仪式中由这些民族的新娘及其女性亲友们演唱的民间歌谣。"其中,分布在鄂西、湘西等地的土家族的哭嫁
苗族哭嫁歌及婚姻礼俗初探
作者: 沈茜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哭嫁歌  苗族  婚姻礼俗 
描述:苗族的哭嫁歌不多,但是却反映出苗族的婚姻礼俗的特点。本文认为,苗族的哭嫁歌是受汉族哭嫁歌的影响而产生的,然而,苗族的哭嫁歌与他们的婚姻礼俗却有着明显的矛盾,这个矛盾乃是了解苗族婚姻礼俗的一把钥匙。
中国最早的“哭嫁歌”——《诗经·王风·葛藟》
作者: 黄新荣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哭嫁歌  中国  《葛藟》 
描述:湖北长阳土家族哭嫁歌被文化部确定为国家文化遗产,使得哭嫁歌受到人们的关注。哭嫁婚俗在商周时期汉族生活中早已有之,《诗经·王风·葛藟》实际就是中国最早的哭嫁歌。
上页 1 2 3 ... 87 88 89 ... 104 105 106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