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4)
图书(3)
人物(1)
按栏目分组
闽都宗教信仰 (7)
闽东名人及方言 (1)
按年份分组
2015(8)
按来源分组
其他(5)
北京:中华书局(1)
北京:华文出版社(1)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
相关搜索词
司马承祯集
作者: 吴受琚  来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文集  647  735  司马承祯 
描述:司马承祯集
司马承祯 从服气炼形到坐忘虚心
作者: 张敬梅  来源:北京:华文出版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思想评论  道教  生平事迹  647  735  司马承祯 
描述:本书共分四章,以有关司马承祯的生平和著述的相关考证作为研究起点,梳理司马承祯道教思想的主要来源、核心思想。
天隐子
作者:   司马承祯撰  来源:北京:中华书局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古籍 
描述:本书与“玄真子/(唐)张志和撰·无能子/(唐)撰者不详”合订:司马承祯(647或655-735),唐朝学者,字子徵,号白云子……
司马承祯道法述要
作者: 李康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丹道  上清派  道家  道法  修真理论  修真体系  司马承祯 
描述:司马承祯字子微,法号道隐,曾自号白云子。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生于公元647年,卒于公元735年,享年89岁。司马承祯系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与其师祖陶弘景在丹道发展史上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浅谈司马承祯之《导引论》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司马承祯导引 
描述:道教在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养生体操——导引的传存及创新上,功不可没。唐代名道司马承祯(647—735)即为其中的佼佼者。他一生著作宏富,对导引也别有见地。譬如,《云笈七签》卷57所载他的《服气精义论》中有《导引论》专述导引。
司马承祯
作者: 明圣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经性皮炎  美尼尔氏综合征  中国气功  原发性高血压  消化系统疾病  学员  性功能障碍  浙江省天台山  支气管哮喘  司马承祯 
描述:司马承祯明圣司马承祯,字子微,自号白云子,生于唐贞观二十一年(647),河内温人(属今河南省温县)。从小好学,不屑为官,于是作道士,拜高道潘师正为师,受符、辟谷、导引、服食之术,很得潘之赏识。潘讲:我得陶弘景的正一道正传,传到你是第四代了。唐高宗永淳...
司马承祯“渐门”修炼法
作者: 刘彦骅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渐门”  《天隐子》  修炼方法  “存想”  司马承祯 
描述:司马承祯(公元647-735)唐代著名道士,字子微,法号道隐,自号白云子,河南温县人。少好学,熟读诸子百家之书,崇拜老庄之学。从蒿山道士潘师正受传符箓、辟谷、导引及服饵之术。后随师一同隐居天台山玉宵峰百余年,容貌一直像三十岁人。武则天曾数次召他进京,他
林正华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男,汉族,1949年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藤桥镇,1969年开始从事教育事业,1981年进修于温州教育学院中文系,1983年毕业后回原校藤桥中学继续任教高中语文,1989年任教导主任兼语文教研组长,是温州市中语会会员,浙江省写作学会会员,瓯海文史委员,瓯海文联成员。现任学校校长、书记。    舌耕
全文:

男,汉族,1949年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藤桥镇,1969年开始从事教育事业,1981年进修于温州教育学院中文系,1983年毕业后回原校藤桥中学继续任教高中语文,1989年任教导主任兼语文教研组长,是温州市中语会会员,浙江省写作学会会员,瓯海文史委员,瓯海文联成员。现任学校校长、书记。    舌耕兼笔耘,收获自可慰。呕心倾热血,立志育英才。近三十年来,他在教坛上执着地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他认为,语文的外延应当和生活相等,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就得大胆进行教学改革。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他的教学方法自成特色,深受学生欢迎和社会的认可。特别是在写作教学中,他能以大语文观作为自己教学的导向,带领学生到社会中去,在观察、调查、采访、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1986年,他写出了教学论文《以新闻写作为突破口,把学生引向社会》,被《语文学习)录用发表,反响极大。1993年,他的《功夫在课外》的教学论文被《中国当代中小学教师优秀论文选》评为优秀论文并选入该书。从93年到96年,他还写了《小言论的写作教学》、《以实写虚法试探》、《“引用”与“作文”》、《要选准选好作文角度》、《材料作文一我有话要说》、《一次实验作文的记录》、《作文题目一今年独好》等文章,先后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文苑报》、《温州教育》、《温州日报)等杂志、报刊上。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的不少学生已成为《温州日报》、《温州晚报》、《侨乡报》、《温州电台、瓯海电台》优秀通讯员、记者和编辑。    由于他善于培养学生动脑、动笔的能力,又善于进行“下水”教学,二十多年来,他和他的学生写成并已发表的消息,通讯、小评论随笔、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就有一千多篇。    安贫乐教,育人为荣。他同他的学校和学生有着割不断的深厚感情。他的学校位于石垟山麓、“圆觉寺”旁,一九九六年三月,他在《温州日报》教育版上写了一篇题为《圆觉梦》的文章,叙述了他的教学生涯,阐明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正如在文中所写的那几句话:                            晨钟催暮鼓                            圆觉三十秋                            学子勤教化                            四海皆良材。    邮编:325019电话:0577—647987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