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人物(4)
按栏目分组
闽东名人及方言 (4)
按年份分组
2015(4)
按来源分组
其他(4)
相关搜索词
陈德明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Chen Deming)1928年10月28日生。四川资中人。1954年四川大学畜牧兽医系毕业。甘孜藏族自治州畜牧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兽医师、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理事、甘孜州畜牧兽医学会名誉理事长。从事兽医研究工作。1959年主持了“绵羊适应免化牛肺疫弱毒菌苗的研制和应用”、“甘孜州家畜寄生虫区系调查”
全文:(Chen Deming)1928年10月28日生。四川资中人。1954年四川大学畜牧兽医系毕业。甘孜藏族自治州畜牧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兽医师、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理事、甘孜州畜牧兽医学会名誉理事长。从事兽医研究工作。1959年主持了“绵羊适应免化牛肺疫弱毒菌苗的研制和应用”、“甘孜州家畜寄生虫区系调查”,参加了“国产阿苯唑对牦牛、绵羊驱虫效力试验”等。其中,“国产阿苯唑对各种家畜驱虫效力试验”获1982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甘孜州牛蝇蛆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获1984年四川省政府科技进步四等奖,“家畜棘球蚴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治疗药物筛选”获1991年四川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代表性著作有《家禽寄生虫》、《甘孜州家畜疫病调查及规划》等;发表论文30余篇,主要有《间接红细胞凝集法诊断家畜棘蚴病》、《绵羊焦虫病》等。地址四川省康定甘孜藏族自治州畜科所邮编626000
许一鸣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Xu Yiming)1939年6月18日生。江苏镇江人。1959年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镇江市蔬菜研究所高级农艺师。从事蔬菜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工作。1984年主持“早毛豆留种新途径——北繁留种”的研究,1987年获省厅三等奖;1987年主持“蔬菜遮阳网堵淡技术原理与应用”的研究,1992年获江苏
全文:(Xu Yiming)1939年6月18日生。江苏镇江人。1959年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镇江市蔬菜研究所高级农艺师。从事蔬菜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工作。1984年主持“早毛豆留种新途径——北繁留种”的研究,1987年获省厅三等奖;1987年主持“蔬菜遮阳网堵淡技术原理与应用”的研究,1992年获江苏省科委四等奖。发表论文20余篇,主要有《新型遮阳网覆盖的环境调控技术研究》(1993年省气象局三等奖)、《越冬青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大棚茄子杂交制种技术研究简报》等。先后育成“润早青”冬瓜和“镇杂901”黄瓜品种,分别通过江苏省和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亟待开发的技术项目有新近育成的早熟、高产辣椒品种早杂一号的推广应用。1982年被评为江苏省农村科普先进工作者;1993年获镇江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优秀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同年被批准享受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政府特殊津贴。地址江苏省镇江市南徐路邮编212017电话(0511)625445
陈德应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工作经历:1984.9-1988.7:哈尔滨工业大学光电子技术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1988.9-1991.3: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物理与器件专业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91.3-1995.4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物理与器件专业攻读博士学位,获博士学位1995.6-1997.6:上海复旦大学做博士后1997
全文:航天学院光电子技术研究所教授2002.4-至今: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光电子技术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 1.强场物理及X光激光研究:主要从事强场中稀有气体原子OFI剩余电子能和高次谐波研究
吴福元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吴福元,男,1962 年生于安徽庐江县。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岩石圈构造演化研究室副主任  MC-ICPMS实验室主任  花岗岩与地壳演化学科组组长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市9825信箱,邮编 10002
全文:

吴福元,男,1962 年生于安徽庐江县。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岩石圈构造演化研究室副主任  MC-ICPMS实验室主任  花岗岩与地壳演化学科组组长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市9825信箱,邮编 100029   电话: (010) 6200 7392   传真:  (010) 6201 0846       E-mail: wufuyuan@mail.igcas.ac.cn 学历 1987.9-1990.10: 长春地质学院岩石学专业, 博士研究生 1984.9-1987.7: 长春地质学院岩石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 1980.9-1984.7: 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学专业, 本科生 (构造地质学方向) 简历 2003.3-现在: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2000.6.-2003.2: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教授 1999.11-2000.5: 长春科技大学, 教授 1995.10—1996.11: 法国雷恩(Rennes)第一大学, 进修 1992.10-1998.10: 长春地质学院, 教授 1990.10-1992.11: 长春地质学院岩石学博士后流动站 主要研究兴趣 花岗岩成因与地壳演化 Rb-Sr、Sm-Nd、U-Pb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Sr-Nd-Hf-Os同位素示踪与地球动力学 主要学术任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学科评议组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优先资助领域”科学指导与评估专家组成员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化学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教育部“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 国土资源部“同位素地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 “科学通报”、“地球化学”、“岩石学报”等10余家学术杂志编委 SCI检索杂志论文 2006年 [67]    程瑞玉, 吴福元, 葛文春, 孙德有, 杨进辉, 2006. 黑龙江省东部饶河杂岩的就位时代与东北东部中生代构造演化. 岩石学报, 22: 353-376. [66]    Lu, X. P., Wu, F. Y., Guo, J. H. Wilde, S. A., Yang, J. H., Liu, X. M., Zhang, X. O., 2006. Zircon U-Pb geochronological constraint on the Paleoproterozoic crustal evolution of the Eastern Block in the North China Craton. Precambrian Res., in press. [65]    Wu, F. Y., Zhao, G. C., Sun, D. Y., Wilde S. A. and Zhang, G. L., 2006. Final Closure of the Paleo-Asian Ocean in NE China: Evidence from the Hulan Group in central Jilin Province. J. Asian Earth Sci., in revision. [64]    Wu, F. Y., Yang, J. H., Lo, C. H., Wilde, S. A., Sun, D. Y., Jahn, B. M., 2006. The Jiamusi Massif: a Jurassic accretionary terrane along the western Pacific margin of NE China. Island Arc, in revision. [63]    Wu, F. Y., Yang, Y. H., Xie, L. W., Yang, J. H., Xu, P., 2006. Hf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the standard zircons and baddeleyites used in U-Pb geochronology. Chem. Geol., in review. [62]    Wu, R. X., Zheng, Y. F., Wu, Y. B., Zhao, Z. F., Zhang, S. B., Liu, X. M. and Wu, F. Y., 2006. Reworking of juvenile crust: Element and isotope evidence from Neoproterozoic granodiorite in South China. Precambrian Res., in press. [61]    Wu, F. Y., Walker, R. J., Yang, Y. H., Yuan, H. L. and Yang, J. H., 2006. The chemical-temporal evolution of lithospheric mantle underlying the North China Craton. Geochim. Cosmochim. Acta, in review. [60] 吴福元 杨进辉 张艳斌, 2006. 辽西东南部中生代花岗岩的时代. 岩石学报, 22: 315-325. [59] Xia, X. P., Sun, M., Zhao, G. C., Wu, F. Y., Xu, P., Zhang, J. H. and Luo, Y., 2006. U–Pb and Hf isotopic study of detrital zircons from the Wulashan khondalites: Constraints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Ordos Terrane, Western Block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Earth Planet. Sci. Lett., 241: 581-593. [58] Xie, Z., Zheng, Y. F., Zhao, Z. F., Wu, Y. B., Wang, Z. R., Chen, J. F., Liu, X. M. and Wu, F. Y., 2006. Mineral isotope evidence for the contemporaneous process of Mesozoic granite emplacement and gneiss metamorphism in the Dabie orogen. Chem. Geol., in press. [57] Yang, J. H., Wu, F. Y., Chung, S. L., Wilde, S. A., Chu, M. F., 2006. A hybrid origin for the Qianshan A-type granites, northeast China: Geochemical and Sr-Nd-Hf isotopic evidence. Lithos, in press. [56] Yang, J. H., Wu, F. Y., Shao, J. A., Wilde, S. A., Xie, L. W., Liu, X. M., 2006. On the initial timing of the Yanshan Mountain building. Earth Planet. Sci. Lett., in revision. [55] Zhang J. H., Ge W. C., Wu, F. Y., 2006. Mesozoic bimodal suite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in Zhalantun of the Great Xing’an Range: zircon U-Pb age and Hf isotopic constraints. Acta Geol. Sinica, 80: 58-69. [54] Zhang, S. B., Zheng, Y. F., Wu, Y. B., Zhao, Z. F., Gao, S. and Wu, F. Y., 2006. Zircon isotope evidence for ≥3.5 Ga continental crust in the Yangtze craton of China. Precambrian Res., 146: 16-34. [53] Zheng, Y. F., Zhao, Z. F., Wu, Y. B., Zhang, S. B., Liu, X. M., Wu, F. Y., 2006. Zircon U–Pb age, Hf and O isotope constraints on protolith origin of ultrahigh-pressure eclogite and gneiss in the Dabie orogen. Chem. Geol., in press. 2005年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