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徐秉锟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1923. 12—)1948年毕业于岭南大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山医科大学寄生虫病研究所所长、寄生虫学教授,第一军医大学名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科研项目有:蠕虫生态与流行病学
全文:(1923. 12—)1948年毕业于岭南大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山医科大学寄生虫病研究所所长、寄生虫学教授,第一军医大学名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科研项目有:蠕虫生态与流行病学
山城兴起绿色产业——永泰县着力建设“绿色食品县”
作者: 吴京生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笋竹  绿色食品  “五个一”工程  永泰县  绿色产业  夏阳白  月柿  绿色生态农业  槟榔芋  无公害蔬菜基地 
描述:永泰县充分利用山青水秀、无污染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他们致力于实施绿色生态农业“五个一”工程:即扩种1万亩李、梅、月柿、橄榄等名优水果;改造1万亩优质茶园;建立1万亩高产笋竹示范基地、1万亩西瓜、甜瓜基地、1万亩荷兰豆、槟榔芋、夏阳白等无公害蔬菜基地。
高原冻土与砂砾地质条件下水工桥梁施工技巧
作者: 刘德福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砂砾  对口援建  冷凝  冻土  热融 
描述:川主寺生态护岸工程是5.12汶川大地震我省对口支援四川省松潘县的重点工程,其中桥梁工程是川主寺生态护岸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红军桥(原名:红星桥)为例,结合新技术、新工艺,对高原冻土、砂砾等恶劣地质环境下桥梁施工的技巧进行了探讨。
文学视域下土家族的哭嫁民俗
作者: 李若岩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哭嫁歌”  文学视域  土家族  民俗 
描述:土家族的"哭嫁"民俗,蕴含了原生态文学艺术的因子,成为土家族地区原生态文学艺术壮美画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哭嫁"民俗关照了土家人的现实生活状态和社会情绪表达,也就具有了文学本体上的特质。土家族姑娘唱出的"哭嫁歌",带上了某些土家民族共同的审美心理定势和群体审美心理。
杨国华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杨国华,男,1965年3月生,1996年获得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条约法律司,任WTO法律处处长,负责与我国有关的WTO争端解决事务。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市国际法学会副会长。澳大利亚BondUniversity“全球贸易与金融中心
全文:贸易法301条款研究》、《中美经贸关系中的法律问题》、《国际环境保护公约概述》、《中国加入WTO法律问题专论》、《WTO争端解决机制专题研究》、《WTO争端解决程序详解》等。
余兴东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1939年4月生,大学毕业,无线电技术专业。 1963~1985年在北京广播器材厂工艺科任组长,1985~1986年任生产技术部总工程师兼技术科长。 1982~1986年主持完成“高压静电烟尘净化机”的研制、改进及推广工作。1984年通过部级鉴定,某些性能指标接近或达到国外同类型产品,具
全文:静电烟尘净化机”的研制、改进及推广工作。1984年通过部级鉴定,某些性能指标接近或达到国外同类型产品,具有国内先进水平。该项目获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和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通讯地址:北京市9号信箱35分箱(100011)电话:2018844—736
重振坦洋工夫百年雄风 福安市倾力打造茶产业
作者: 本刊记者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茶叶  品牌  福建省  茶叶企业  股份有限公司  百强企业  福安市  中国红茶  武夷山  茶产业 
描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福安市悠久的产茶历史。尤其到了清咸丰元年,白云山麓的坦洋村成功制成"坦洋工夫"红茶,畅销欧美,风靡英伦,1915年与
福建红茶的生产现状与技术创新
作者: 张磊 杨如兴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白琳工夫  技术创新  福建  坦洋工夫  正山小种  政和工夫  生产现状 
描述:本文简要介绍了福建"小种红茶"和三大"工夫红茶"的生产现状和在茶树品种、生态栽培、加工工艺、品牌打造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并提出展望,旨在为红茶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福鼎白茶的发展
作者: 涂振取 林立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福鼎  茶树生长  气候温和  白茶  自然生态  原产地  紫色土  矿物质 
描述:白茶的原产地在闽东的福鼎,福鼎也成为名震遐迩的中国白茶之乡。福鼎具有得天独厚的良好产茶自然生态。境内山岭绵延,植被葱笼,气候温和,雨
陈心陶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1904—1977)中国寄生虫学家。福建福州人。1925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1928年赴美留学,在明尼苏达大学专攻寄生虫学一年,获硕士学位。1929年转哈佛大学医学院进修比较病理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1年回国,先后担任中正医学院教授、江西卫生实验所所长;岭南大学医学院寄生虫学科主任、教授、代
全文:杂志》副主编,《中国吸虫》主编。他先后发表论文130余篇。早在30年代,他进行的华南地区蠕虫区系调查以及并殖吸虫,异形吸虫的实验生态研究,填补了我国寄生虫学研究上的空白。他发现了寄生虫新种广州管圆线虫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