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槟榔芋边脚料的重新利用
-
作者:
郑家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深加工 肉类 边脚料 槟榔芋
-
描述:槟榔芋是百合目,薯蓣科,薯蓣属作物,也叫荔浦芋,主产于广西、福建等沿海地区,已有上千年历史。将槟榔芋边角料与肉类下脚料进行重组加工,制成香芋肉丸系列产品,从而达到既实现槟榔芋边角料高值化加工,提高经济效益,拓宽产业链。
-
槟榔芋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
作者:
郑晓康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经济收入 沿海地区 出口创汇蔬菜 经济效益 槟榔芋 天南星科 种植历史
-
描述:槟榔芋属天南星科魁类作物,又称福鼎芋、荔浦芋,体大形美,外似椭圆,表皮粗糙,内呈槟榔纹,故名槟榔芋。其口感松酥香甜,富含淀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是我国优质出口创汇蔬菜,主产于广西、福建等沿海地区,种植历史悠久。1995年开始在我
-
槟榔芋套种生姜——一地双效益
-
作者:
陈桂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套种方法 复合肥 生姜 施肥 硫酸钾 有机质 保水性 一年生 槟榔芋 栽培作物
-
描述:槟榔芋和生姜均属一年生栽培作物,两者具有耐肥,喜潮湿之特点。槟榔芋植株高,叶大开盘,可为生姜遮荫。生姜不耐烈日而较耐阴,两者套种可相互依托发挥其各自的优势,可获一地双收的效益,套种方法如下:一、整地下足基肥。选择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保水性好,排满方便的田地,深翻
-
几个不同茶树品种与坦洋工夫红茶品质
-
作者:
李建梅 潘玉华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树品种 坦洋工夫红茶 生化成分 品质
-
描述:通过对几个不同茶树品种所加工的坦洋工夫红茶品质进行感官审评和主要内含生化成分测定,探讨坦洋工夫红茶品质与茶树品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坦洋工夫红茶的品质与不同茶树品种的水浸出物、茶多酚、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游离氨基酸含量有关。
-
古韵新声 廊桥涅槃:宁德火车站建筑造型设计赏析
-
作者:
缪远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建筑造型设计 宁德火车站
-
描述:本文简介了闽东屏南县的三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廊桥:百祥桥、千乘桥、万安桥,慨述了宁德火车站站房建筑方案设计的曲折过程,分析了宁德火车站站房的造型设计如何运用古廊桥的建筑元素,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创作出具有闽东地域特色的现代化的铁道交通建筑。
-
“僰人悬棺”定名无误:兼析川南悬棺葬的族属问题
-
作者:
邓沛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兴文县 都掌蛮 族属 悬棺葬 定名 川南地区 滇东北 四川人民 四川省
-
描述:主要分布在今四川省宜宾市属珙县、兴文县境内以及滇东北部分地区的悬棺葬(以珙县麻塘坝的最为典型),以其葬法之独特、分布之密集、数量之多,堪称世界一绝,从而引起广大专家学者和旅游者的关注。1954年冬,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珙县麻
-
珙县“僰人悬棺”岩画中的球戏
-
作者:
沈仲常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都掌蛮 调查 铜鼓 悬棺葬 岩画 人物画 三角形物 四川省 文物保护单位 娱乐活动
-
描述:四川珙县县城西南六十五公里的洛表公社,“僰人悬棺”及其岩画皆集中在这里,它是四川省1956年公布的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僰人悬棺”的岩画,早已作了摹绘,并已发表了《四川珙县“僰人悬棺”岩画调查记》 (以下简称“调查记”)(《文物资料丛刊》2)。
-
试析仙水岩“悬棺之谜”及其地学研究价值
-
作者:
方谢全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学研究 文物调查 侧蚀 贵溪 悬棺葬 江西省 洞穴成因 试析 崖墓群 鱼塘
-
描述:贵溪县鱼塘乡仙水岩春秋战国崖墓群,不仅在史学研究方面有着巨大价值,而且在地学研究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悬棺之谜” 仙水岩位于贵溪县西南角,距县城约36公里,距鹰潭市仅20公里,交通甚为方便。 1978年,在文物调查过程中,于此处发现
-
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丧葬文化
-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丧葬文化 华南地区 二次葬 少数民族地区 丧葬礼仪 悬棺葬 屈肢葬 少数民族 《太平寰宇记》 丧葬习俗
-
描述: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丧葬文化陈伟明丧葬文化,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而广泛的内容。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宗教信仰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因此各地区、各民族的丧葬文化与习俗,往往有不...
-
略论郑洛地区仰韶文化成人瓮棺二次葬
-
作者:
丁兰兰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伊川缸 成人瓮棺葬 河南 仰韶文化
-
描述:成人瓮棺二次葬是郑洛地区仰韶文化中晚期的重要特征之一,葬具形式主要是伊川缸。瓮棺作为史前时代最早采用的葬具形式,则是在二次葬普遍流行的基础上,对特定人物实施厚葬的具体反映。而这一葬俗是在陕西关中地区的半坡类型中最早萌发,并可能在其东渐过程中逐渐得以充分发展。